寶寶防拐騙方法(拐賣兒童新騙術)
人販子又大肆猖獗出來明奪明搶了,各位媽媽一定要小心看好了自家孩子啊!千萬不要大意,不能讓下一個悲劇輪到自己孩子有沒有!
安全意識的培養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部分之一,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會講到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包括孩子的行為安全,網絡使用安全意識,防火,防水,防電,交通安全等等,這些都是要每一個父母必須教會孩子的安全意識。
小慧詳細匯總了人販子拐騙寶寶的慣用騙術大揭秘、寶寶防拐騙的對策以及家長在平時應該教給寶寶哪些防拐騙的常識,美媽們學起來。
A、假裝求救
這是騙子常用的騙小孩的一個方法,他們利用孩子的同情心和好奇心,如:你能幫我一起找我的小狗嗎?
應對:告訴孩子,如果有陌生人要他跟去別的地方時,一定不能去,當遇到這種情況時,要孩子不要理對方,而且馬上去找自己的同學或老師。
B、恐嚇
這種情況的騙子常用來嚇單獨一人走的小孩。他會說,你跟我走,不跟我走就打你。
應對:告訴孩子,放學后要和同學結伴而行,或者在校門口等家長來接,不能自己單獨走在路上。如遇到這種情況,要迅速跑開,并大聲呼救。
C、糖衣炮彈
針對小孩愛吃的特點,有的騙子會跟小孩說,我想去買巧克力吃,你要不要?
應對:告訴孩子,家里以外的人給的東西都不能吃,否則就會給人拐跑,再也見不到爸爸媽媽了。
D、編造故事
騙子還會編故事來騙孩子,比如你爸爸出事了,你媽媽在醫院,讓我來接你等等。
應對:告訴孩子,家里有什么事,包括爸爸媽媽有什么事,都會直接跟他說的,不會讓別人來跟他說的。如果爸爸媽媽有事,讓別人來接,也會先給老師打電話的,不會讓別人來接她回家。遇上這樣的事,不用理會,或者去辦公室找老師。
E、善用偽裝
笑臉相迎,甚至和藹可親。以使你放松警惕,讓你以為他只是想跟孩子玩,然后趁你不備時把孩子抱走。在一些熱鬧得場所如超市或菜市場。父母挑菜時會忽略孩子,但回頭再找孩子時,已經不見了。老人帶著孩子回老家,在火車站遇上老鄉,把孩子交付給老鄉代看,自己整理行李或去廁所,但一轉眼,老鄉就不見了。
1. 醫院
人販子假扮醫務人員或者是孕婦、家屬等,溜入醫院產科住院部,以檢查或是探望為由,騙取剛剛生下寶寶的媽媽及親屬信任,將新生兒拐騙抱走。
2. 商場、菜市場
一般購物場所空間大、樓層多、人群密集的地方,寶寶容易走失或被誘騙。當家長在挑選商品時容易產生對孩子照看的疏忽,等挑選完畢,寶寶卻不見了。
3. 餐廳
家長帶寶寶一同用餐,寶寶常因為好奇滿地跑,餐廳人多雜亂,加上空間狹窄、視線不好,如果寶寶走失,家長是很難立即發現的。
4. 公園、游樂場
流動人員多、場地開闊,家長視線容易被分散,身心也較為放松,這時往往被人販子有機可乘;人販子還會利用同齡的寶寶,以一起玩為由,進行誘拐。
5. 路邊
家長抱著寶寶在路邊走,被不法分子盯上并伺機而動。當家長放松警惕時,遭遇摩托車后座上的人販子飛車搶奪。
6. 小區
人販子大多假意與家長攀談,等其放松警惕,乘機帶走寶寶;或有預謀地通過一段時間接觸,騙取看護人信任,伺機把寶寶拐走。
7. 家中
請來的保姆沒有留身份證復印件,某天她帶寶寶下樓,結果一去不回;老人帶寶寶在門口玩耍,遭遇人販子搶奪,并迅速上車逃離現場。
8. 火車站、長途車站
家長帶寶寶出遠門,在火車站或長途車站遇到老鄉或是和藹的大媽(人販子),倍感親切,放松了警惕。下車時人販子假意幫忙抱一下寶寶,等家長回過神來寶寶卻早沒了蹤影。
外出時留意四周情況,不要帶寶寶到偏僻人少的地方
如寶寶不足一歲,外出時請盡量使用嬰兒專用背帶;坐手推車的寶寶要系好安全帶;將寶寶放在自行車后座時,注意系好安全帶,或讓一名家長在后面看著。注意防范后面來的摩托車、面包車。
如需聘請保姆,一定要查清其真實身份
通過正規家政公司聘請保姆,保留其身份證復印件和清晰的生活近照,核查其家庭電話、地址等信息,留意經常與保姆來往的人員。萬一保姆拐走了寶寶,警方可以利用這些信息盡快解救寶寶。
時常提醒教育保姆和家人提高防范意識
不要讓寶寶獨自在門外玩耍;帶寶寶在小區玩耍時同樣要提高警惕;家里門要時刻關好,不是家人或很熟悉的人不能開門;與鄰居和睦相處,遇事可以彼此照應。
千萬不要讓陌生人照看孩子,即使時間很短
和陌生人交談時也不要透露過多孩子個人及自身家庭信息,如孩子的大名,生日,喝什么奶粉等隱私信息,總之遇到陌生人搭話要警惕。也不要在網絡上(微博、微信、QQ等)過多的透露孩子的信息,注意保護孩子及自身隱私信息。
寶寶能說話時,教授相關本領,進行安全教育
教會寶寶背誦家庭電話號碼、地址、父母單位等信息;教會寶寶辨認警察、軍人、保安等穿制服的人員,告知其如遇特殊情況可向這些人員求助;并教會定寶撥打110電話;同時可模擬特殊場景訓練。
熟記寶寶的體貌及當日衣著特征,以備急用
注意寶寶身上一些明顯的體表特征,如胎記等;寶寶一旦失蹤,必須及時報案,不可抱著僥幸心理與犯罪分子“私了”。給寶寶佩戴有家庭相關信息的物品,但勿太明顯,以免被有機可乘。
同時,媽媽們也可以巧用兒童防拐產品,防患于未然
現在市面上有專門的寶寶防拐用品出售,有些是報警系統,有些是定位系統。使用后,即使寶寶離開視線,媽媽也能很快發現。
“親子環”
寶寶和父母手中各佩戴一個“親子環”,親子環會通過震動、強制打開通話系統和GPS定位三種方式告知父母并協助找到寶寶。
防走失背包
使用時,寶寶好像背著小書包,安全帶被父母拿在手里,不易被扯破和剪斷。
兒童專用GPS定位系統
父母可以通過定位信息迅速找到寶寶的具體位置,避免發生危險。
媽媽們未雨綢繆不是壞事,但關鍵是看媽媽們如何去做了。孩子都是喜歡游戲的,這也是他們學習的方式,通過游戲,家長可以把期望孩子知道的事情,巧妙地傳遞給孩子。這樣,就算孩子丟失或被拐,也大大增加被找回的幾率哦。
下面,小慧奉上著名博主,兒童教育家井中月給大家提供一系列防拐騙小游戲,希望大家能更好的保護自己的孩子:
游戲一:打電話(2-4歲)
當孩子認數以后,看護孩子的監護人可以讓孩子給父母打電話。這不僅可以減少孩子看不見父母而產生的焦慮,增加親子關系,也在親情聯結的同時,讓孩子知道和熟記父母的電話號碼。而當孩子被“撿”到時候,旁人就可以知道其家長的聯系方式,快速找到父母。
小貼士:由于孩子的手部協調能力不足,給父母打電話最好使用座機而不要使用手機。因為手機可以快捷撥號,而喪失讓孩子重復記憶電話號碼的過程。同時,讓孩子撥號時,孩子邊撥邊重復電話號碼更理想。當然,這個游戲,也可以讓孩子明白,在需要父母的時候,就可以打電話。
游戲二:我是一個郵遞員(2-4歲)
孩子是很喜歡玩模仿游戲的,在家里可以利用孩子的玩具當道具,與孩子一起玩郵遞員送快遞的游戲。而父母收到郵件,則需要問孩子是送給誰的,地址對不對。通過這個過程,很快能讓孩子熟記家庭住址和父母名字。而當孩子被“撿”到時,旁人就可以送孩子回家。
小貼士:在游戲的初期,不能要求孩子一下子記住完整地址,而是要從小到大記憶,即先記門牌、樓層、單元,然后是小區、街道、行政區域。當然,這個游戲也可以反過來玩,即父母當郵遞員,要求孩子遇到敲門說送快遞時,需核實給“誰”后,才能開門。
游戲三:戶外捉迷藏(4-5歲)
孩子是非常喜歡玩捉迷藏的,而且是百玩不膩。但與孩子玩捉迷藏,基本都是在家中完成的。實際上,捉迷藏也是可以再戶外玩的,特別是與同齡孩子一起玩的時候。此時,家長在旁邊監護和充當裁判就可以了。
小貼士:這個游戲可以增加孩子在戶外的適應和遵守規則的能力,同時可以讓孩子嘗試短時間脫離父母,鍛煉獨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玩戶外捉迷藏游戲,一定要限定區域,特別只是父母單獨和自己孩子玩的時候。
游戲四:問路(4-6歲)
每個父母都會經常帶孩子外出游玩,不管是自駕還是公交,一般情況下到最終目的地都會有一段距離。此時,父母就假裝找不到要去的地方,讓孩子自己去問路,然后讓孩子帶著自己走。如果孩子問路被指錯了,或孩子走錯,可以先不提示,走一會再讓孩子去問路。
小貼士:通常情況下,孩子3歲能辨別上下,4歲能辨別前后,5歲能以自身為中心辨別左右,7歲能以客體為中心辨別左右。所以,讓孩子不能太早,否則孩子會很有挫折感。當然,本游戲也是可以鍛煉孩子的溝通能力,以及增強自信心。
游戲五:回家的路(5-10歲)
當帶孩子外出游玩,回家的時候,通過模擬迷路了,讓孩子自己想辦法找到回家的路,比如向其他人問路。在玩“回家的路”的過程中,要和孩子協商好,父母已經“消失”了,只能自己想辦法了。這對孩子的自主能力,以及面對困難、挑戰和防丟失,都有很大幫助。
小貼士:本游戲需要在前幾個游戲已經玩熟的情況下,才能和孩子玩,否則沒有基礎上來就玩,孩子一定找不到回家的路。若孩子真的找不到回家的路,就要認輸并替父母做一件事情,比如捶背。另外,在尋找過程中,父母的任務是跟著走和保護孩子,特別是過馬路時。
總之,通過游戲化的訓練,可以讓孩子熟記自己父母的名字、電話、家庭住址。而對學齡左右的兒童,基本可以做到在無人幫助的情況下,從一個相對陌生的環境開始,很快找到自己的家。如果孩子真的遇到意外情況,比如在鬧市走失,或被人販子拐走后遇救,通過孩子掌握的信息,也是大幅度增加找回的幾率哦。
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定要把下面要講的這些小歌謠教給孩子哦,讓孩子們都學會了,碰到各種狀況就懂得該怎么辦,比如說不和陌生人說話,學著辨認方位等等:
1、不和陌生人說話
小白兔,上學校,
見生人,有禮貌。
不說話,笑一笑,
蹦蹦跳跳快走掉。
在新的學期開始的時候,作為家長應該把這個歌謠教給孩子們,不說話,笑一笑,蹦蹦跳跳快走掉,這樣小朋友就不會被壞人糾纏住,就減少了許多上當受騙的危險。這些小歌謠教給孩子們都是非常有用的,比如說下面還有一首:
2、學會拒絕陌生人
我家有個小花狗,
生人接它它不走。
搖搖頭呀擺擺手,
見了媽媽我才走。
別人誰接我我也不走,幼兒園也是這樣,只有我的媽媽來接我我才可以走,在街上誰要是想讓我走,對不起沒門兒。這些都是父母必須要教給孩子的。自己先期需要做的工作是,要和老師約好,孩子要由專人來接,不能隨便亂換人。
那幺小朋友走著去上學,在上學路上、放學路上,一個人過來想和他搭腔,他/她應該怎么辦呢?我們也有一首歌謠,小朋友一定要記好:
3、問我什么不知道
一個人,上學校,
問我什么不知道。
低下頭,快點走,
前面追上小朋友。
4、教孩子們認方位
街道門牌要記清
清晨太陽升在動,
夜里馬勺北斗星。
街道門牌要記清,
會認東西南北中。
5、不和陌生人走 我家有個小花狗
生人接它它不走
搖搖頭呀擺擺手
見了媽媽我才走
畢竟孩子對于兒歌,唱歌會更容易記憶,早些接受,就會盡早培養安全意識。媽媽們也可以轉化成自己的語言經常在寶寶耳邊念叨一下,為了寶寶的安全,不能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