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大人總是不懂孩子的世界?
所謂教育,就是你蹲下來看孩子的世界再與他一同成長,教他正確的道理。
突然想到這樣一句話,是因為我發現我們家長很多都做不到,甚至有時候我也做不到。
之前看過一個案例,一位母親在商場和孩子的對話:
媽媽說:“你能不能快點走,磨磨唧唧的,我還得趕回去做飯呢!”
孩子說:“我害怕。”
媽媽不理解:“大白天的這么多人你害怕什么?”
孩子回答:“就是人多我才害怕。”
媽媽蹲下來剛想教育孩子,孩子又說:“我看到的都是屁股和腿朝我撞過來。”
媽媽扭頭一看才知道自己錯怪孩子了。
我們總想著自己有豐富的成長經歷,所以總站在高處去理解孩子、指導孩子。
現實中,我們家長有時候教訓孩子,嫌孩子哭得煩,但有時候,真的是誤解了孩子,錯怪了孩子,讓孩子受了委屈。
我來盤點一些最常見的。
飛機上哭鬧不是孩子不聽話?
并不是!
我相信有些家長遇到過,帶孩子坐飛機,孩子一直哭,周圍乘客的情緒也被孩子的哭鬧聲搞得煩躁不安,也見過一些因為孩子哭鬧,乘客和寶媽大吵的情況。
其實孩子哭,寶媽也很心煩,不停地訓斥孩子:“能不能別哭了?”“你煩不煩?!”“怎么這么不聽話?”
可實際上,小孩在飛機上不明原因地哭鬧,很可能是因為氣壓導致的耳鳴耳痛。
無論家長如何教訓,孩子都不會止住哭鬧,只會哭得更兇更委屈,尤其是那些還說不清楚話的寶寶,它們最委屈,耳朵難受也無法表達,只能哭。
家長如果帶孩子坐飛機,當孩子對于已經斷奶的孩子,可以多準備一些零食;沒有斷奶的孩子,飛機起飛后,可以給孩子喂奶,讓孩子吞咽,從而達到排壓的效果,耳朵疼痛就會有所緩解了。
孩子一洗澡就哭是孩子不聽話?
并不是!
可以從好幾個方面來分析。
①孩子對溫度的感受和成人不一樣
我們大人覺得泡澡正舒服的水溫,對于孩子來講就會很燙,燙得很疼,不亞于煮熟。
而且,孩子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他們不能很好地控制體溫,所以當外界溫度高時,他們自身體溫升得也快,當外界溫度低時,他們自身體溫降得也會很快。
②搓澡相當于扒皮
我們北方人都喜歡搓澡,小時候我媽經常帶我去洗澡,還會給我搓澡,吭哧吭哧搓得可有勁兒,我疼得嗷嗷哭,她往自己身上吭哧吭哧搓兩下說這哪里疼,還說我矯情不讓我哭。
實際上,孩子皮膚嬌嫩粗糙的搓澡巾在孩子身上劃拉,跟扒皮一樣的疼……
③洗頭的時候太暴力
很多孩子第一次洗澡并不害怕,但是,如果被洗發水扎過眼睛,那么之后就會恐懼。
孩子疼得直哭,家長心煩,就想快點給孩子洗碗,但這樣做動作就會粗暴,孩子會更害怕,哭得更厲害。
洗的時候輕柔一些,幫孩子放松,多些耐心就會好很多。
所以,孩子真是不聽話?只不過是我們皮糙肉厚,忽略了孩子皮膚嬌嫩的事實罷了。
孩子不吃某樣食物就是挑食?
并不是!
孩子的味覺沒有發育完全,但是卻比我們靈敏得多。
我們覺得青椒不辣,味道還行,但對孩子來講,他們吃到的就辣得不舒服,氣味更是刺鼻難耐;
我們覺得豆腐有股豆香味,孩子吃起來就是腥臭難耐的感受;
我們吃著好吃的香菜,有的孩子吃起來是一股放屁蟲的味道;
我們吃的芹菜覺得脆脆的,對于咀嚼能力還未發育成熟的孩子來講,纖維粗得嚼不爛……
因為這些就說孩子挑食,未免有些過頭了,如果說孩子所有的蔬菜都不吃,只吃肉,這可以說是挑食,但孩子只是單純的不希望某樣食物,這并不能算作挑食。
這些被定義為挑食的孩子,長大了可能可以接受更多的食物,比如喜歡吃魚,但是自己的爸媽卻接受不了魚腥味,這算不算父母挑食呢?
孩子那些難以理解的行為,可能只是你忘記了你孩童時期的感受。
孩子總是打擾你,可能是你缺少了陪伴……
就像前段時間過年期間,我還要辦公,我家大寶總是來打擾我,我跟他說 我在工作,他就沒再來看我了,但是我家二寶可不干,拽著我的褲腿讓我陪她玩。
我不能說二寶不聽話,只能說是大寶太懂事,而二寶一心只想讓媽媽陪陪她。因為我忙工作的時間太多,跟她缺少了親密接觸,而哥哥不一樣,他大了,可以自娛自樂。
孩子總說謊,可能是你對他的錯誤懲罰太嚴重……
過年的時候我的小表弟,還是個小學生,正吃著飯,近視鏡片突然掉在了地上,鏡框裂開了。
我小姨問他怎么回事,他說不知道,小姨繼續追問,他還嘴硬,最后委屈地說是來姥姥家的時候,在車后座上躺著睡來著,結果不小心把眼鏡要斷了……
撒謊是挺可惡的,但是孩子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想要掩蓋錯誤,好躲避你的罵聲,所以犯錯誤不承認……
為什么大人總是不懂孩子的世界?
看完這些我想你也能明白了吧?蹲下來,和孩子齊平,用一樣的高度去看這個世界,這時候你才是真正地在教他成長,而不是讓他被迫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