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閉嘴,創造有效的親子溝通關系(親子溝通有效方法)
好的家庭氛圍是親子溝通的重要的前提和第一步。當我們嘗試著開始經營家庭的氛圍時,溝通仍舊是需要父母創造一些時機!我們高效的溝通機會絕對不是靠說創造的,而是靠聽,因為傾聽比表達更為重要。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在不少的家庭里面,家長都太著急去說了,孩子不懂,就想立刻告訴他,做錯了就迫不及待去來正,我們總是在不停的表達,漸漸就不習慣去傾聽了,慢慢的孩子的心門就對你上了一把鎖。于是親子間夫妻間開始有了不理解,有了矛盾和對抗。如果我們想與孩子創造高效的溝通機會。那么就要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點,要先學會閉嘴,尤其對青春期的孩子,我們總在表達在指揮,在要求。可是我們的孩子們真的不懂這些道理嗎?恐怕他們懂得比父母還要多。我們的孩子真的不缺道理,他們缺少的是體驗。而語言上的表達是不可能給到孩子體驗的智慧與經驗,所以我們要學會傾聽,給孩子體驗的機會,再去分享和引導。
第二點,永遠不要奢求孩子全部吸收你的內容,也不要奢求在當下解決問題,這是不符合規律的。所以我們要學會少說,可以適當地給孩子寫寫東西,運用文字來分享你的感受,來打開溝通的門,創造機會。但是不要一次性給太多,孩子消化不來。
案例:
某天當你發現孩子回到家之后悶悶不樂垂頭喪氣,很明顯遇到了困難和煩惱,而這時作為父母,我們都會非常急切的想要知道這孩子在學校發生了什么事,是被人欺負,受了委屈,還是身體不適? 但往往我們越是急切的詢問和關心反而得不到溝通的機會。于是這個時候我們就會聽到諸如此類的話語,別煩我,我不想說你讓我靜靜或大多是沉默這樣的回應。
而此時作為父母,我們就會產生明明我這么關心你,你卻這個態度對待,我們也有了情緒對抗,就發生了孩子的矛盾和痛苦更加的激化。 這顯然不是合適的溝通時機。
那么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通過文字表達,比如給孩子寫個便簽紙,寫上接下來這段話:“寶貝。爸爸媽媽知道你現在很難過,不過沒關系,如果你想說的時候我們隨時愿意當你的傾聽者,并為你保密,如果你不想說也不要緊,你要知道不管發生了什么,爸爸媽媽都是愛你的,我們一起來面對”各位當孩子看到這段文字的時候,至少孩子的心情會輕松一些,那么孩子就極有可能愿意在某時對父母來表達而,我們也就有機會給到孩子正確的引導和分享。
其實在青春期我們面對少男少女們,很多時候他們其實都知道這些問題該怎么解決,他們只不過是需要一個平等關系的傾聽和確認,所以在我們的溝通中,我們一定要智慧的去創造一些機會,而不是一味的想要在當下去解決,甚至是引發更多的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