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活動對地球的5大危害亟待正視和應對措施(人類活動對地球的5大危害亟待正視和應對策略)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承擔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的講解如何培養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最近,天氣異變的新聞多了起來。北美和澳洲的高溫帶來了森林火災,西伯利亞氣溫達到了30度,中國西部的沙漠里發生洪水,非洲赤道地區降雪,中國、德國、荷蘭、比利時的極端暴雨刷新了歷史極值,造成了慘重的人員和財產損失,太平洋地區地震、火山頻發,全球各地到處在冒煙,地球簡直是進入了震動模式。這種趨勢如果不扭轉,任由繼續下去,事情就不好了。從大面上講,人類對地球的有害活動有五:
一是碳排放過多。人類活動面廣量大,工業生產產生很多二氧化碳,汽車交通產生二氧化碳,賓館燒鍋爐產生二氧化碳,多了去了。還有,以美國為典型代表的消費主義生活方式,產生的二氧化碳太多了。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的主要貢獻者,這就造成全球大氣氣溫升高,氣候最終發生異變。根據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的研究分析,2020年與19世紀的工業革命開始之時相比,全球平均溫度高出了1.2攝氏度。
二是塑料污染。人類制造出塑料這玩意,真是利在當代、禍在千秋。塑料難以降解,在城市,塑料被堆在垃圾填埋廠,但每天產生太多,最后堆無可堆;在農村,曾經一度是管理盲區,沒人過問,塑料垃圾滿天飛,田間地頭多得是。在海洋,塑料垃圾由河入海,日積月累,在太平洋上形成垃圾島,海洋生物又不懂塑料不塑料的,海鳥海龜海魚誤吃了,最后都死了。最終,塑料污染會反噬制造塑料的人類自身的。
三是砍伐森林。人類要生存、國家要富強,總是要與地球上的其他動植物爭奪生存空間,特別是砍伐原始森林,真是觸目驚心。在南美的亞馬遜熱帶雨林,巴西等國家肆無忌憚、瘋狂砍伐熱帶雨林,人家根本無需對地球全局負責,人家想的首先是要顧自己。所以,地球不統一行嗎?各自為政,以鄰為壑,看起來地球早晚要歸于統一治理,否則難以統籌。
四是人口膨脹。在中東、非洲、印度等世界的多個地區,因為沒有計劃生育,加上醫療條件的改善,人口出生率很高,人口急劇膨脹,給當地的資源環境造成沉重的負擔。而非洲、中東等地區,因為戰亂等原因,發生的人道主義危機,產生大量難民,還需要世界上其他國家去管、援助、埋單。所以說,地球上,哪怕人口局部膨脹,最終的負擔都會傳導全球。
五是核擴散。這玩意不得了,越擴散越毀,核威脅讓整個人類的生存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
如果要糾正以上五大害,第一個碳排放,全球各國已經行動起來了,要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啥的,能實現的話就會好一些。有研究顯示,最樂觀的情況是2050年之前,世界大幅減少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使用,將有83%的幾率使氣溫上升保持在2℃以下,但只有33%的幾率保持在1.5℃以下。第二個塑料污染,塑料進入人類的生產生活很多年,一時難禁,不知何時能見效,作為個人的話,要從我做起,減少對塑料的使用。三和四是砍伐森林和人口膨脹,這都靠相關國家自警自醒自理,其他國家只能呼吁,甚至連呼吁都可能引起對方抗議。第五,核擴散的問題,不確定性大,難以展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