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亂扔垃圾(亂扔垃圾是一種不文明的現象)
賀州新聞網訊 干凈整潔的衛生環境,不僅能夠提高市民的生活質量,也能提升城市的文明形象。近年來,在全市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城市文明風貌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依舊有一些不和諧的音符。近日,記者蹲點多個路段發現,部分市民隨意丟棄垃圾的現象,讓城市的文明形象 “打了折”。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承擔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的講解如何培養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廣興景園小區附近垃圾隨處亂扔。
在城區平安東路路段,經記者調查發現,亂扔垃圾的市民都有著“圖方便”的投機心理,以及“隨大流”的從眾心態。這極少部分的市民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行為是亂扔垃圾,他們覺得,這里本來就是一堆垃圾,把垃圾扔這也不算亂扔,久而久之,這些公共場所就成了“約定俗成”的垃圾點。
平安東路廣興景園小區旁,記者看到不遠處有一個顯眼的垃圾桶,但是如同虛設,垃圾桶周圍五顏六色的包裝袋、奶粉罐、零食盒子等,形成了一個小“垃圾坡”。市民李大爺抱怨的對記者說:“大家都是貪圖方便,隨手一扔了事,有時候隔著幾米遠,就往這邊甩垃圾袋,散落得到處都是,夏天的時候氣味特別難聞。”
環衛工人正在做清潔工作。
針對市民亂扔垃圾的不文明現象,市環衛處垃圾分類負責人表示,市民亂扔垃圾雖不是什么違法的大事,但足以反映市民的道德素質和城市的文明程度。針對市民的生活陋習,我們還是以勸導為主,加強行業人員的專項培訓,引導市民進行垃圾分類,提高大家的環保文明意識。
記者手記:一紙一屑煞風景,一舉一動顯文明。環境衛生的保持程度,體現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你不經意間將垃圾隨地一扔,看上去增加的是環衛工人的工作量,其實增加的是你生活陋習。扔垃圾是生活中一件很日常的事情,只有將垃圾扔進垃圾桶,讓垃圾不落地成為一種習慣,才能避免環境衛生被破壞。只要大家齊心協力,自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從自身做起,爭做文明市民,相信我們的城市將更加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