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的教室是什么樣子(從前的教室圖片)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承擔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的講解如何培養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六年級 江子俊
時至今日,我依舊記得我當初上作文課的地方一一明品教育。
那時教育局還沒有明令禁止上這一類型的課,所以我媽給我報了幾個課外輔導班。有數學、作文,因為那時我的寫作水平真的很堪憂,常常扣個十多分。為此,我媽煞費苦心。針對作文的輔導,她就報了三個,有高徒、作業幫,還有一個她朋友推薦的—明品教育作文,最后我選擇了明品教育。
當我踏入明品教育時,它真的是令我眼前一亮。衛生干干凈凈的,門口擺放著幾盆生機勃勃的綠植,像是在歡迎我們。里面大概有十五六間教室,人不多不少,教室大的特別大,小的卻不算太小。教室雖然多,但并不是每一間教室都上課。氛圍是挺安靜的。這個環境挺適合學習,沒有什么可挑剔的。
在這里學習了幾個月后,我的作文水平迅速提高,寫作文對我來說,再也不是望而生畏了,而是信手拈來,這多么令我興奮啊!困擾我多年的難題終于被解決了。
可惜,"青山"不會依舊在,教育局開始管起課外輔導了。
禁止上這一類型的課過去兩個多月了,我想知道那間帶給我改變的教室現在怎么樣了。有一天我跑到明品教育,發現大門緊閉,一把鐵鎖詮釋著這里發生的一切。不過好在我還能爬樓梯爬到里面去。到了之后,我使盡全力推開防火門。一股濃濃的灰塵撲鼻而來……我捂住鼻子,穿過灰塵,來到之前的教室,灰蒙蒙的。我站在門口,就像等著老師來給我們上課。
歷史改變了這里。但我對這里的印象卻是永遠都不會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