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成績好,后勁足,離不開這兩個方面的培養
鄰居張姐是我們縣實驗小學的語文老師,工作10多年,幾乎每年都是班主任,管理嚴格,教育孩子有方法,她所帶班級成績總是年級數一數二的。
初高中學習是孩子處于青春期的階段,也是孩子學習當中最關鍵的六年,因為它涉及到了中考與高考,左養中學教育賴頌強再講孩子的學習方法和考試心里調節的直播課里,系統的講解到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效率,提升考試時候的心理素質,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她的兒子小浩是我們附近人見人夸的孩子,懂事有禮貌,小小年級知識面廣,學習成績優秀。雖然小浩才上小學四年級,但是能看出來這孩子學習后勁十足。
我專門向張姐請教教育孩子的方法,張姐說,孩子學習成績好,后勁足,離不開這兩個方面的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超強的專注力。
張姐說,教學10多年,深知閱讀和專注力對孩子的重要性,很多孩子一二年級成績好,三四年級成績下滑,往往就是因為沒有養成閱讀習慣和專注力不強。
一二年級知識簡單,有的孩子還提前學習了,如果孩子沒有閱讀習慣,三年級后就容易掉隊,因為三年級后閱讀理解難度逐漸加大,又增加了作文,孩子沒有閱讀的積累,就會后勁不足。
并且一二年級題簡單,就是孩子專注力不強,對學習成績影響也不太明顯,而注意力不集中對孩子以后的學習影響很大。上課不注意聽講,作業馬虎,考試看錯題、漏題等,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成績越好,孩子學習動力越足,相反成績越不好,孩子越沒有學習信心。
而有閱讀積累、專注力強的孩子能夠厚積薄發,成績穩步提升。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和專注力從幼兒園抓起
張姐說,本來自己教的語文,所以從小就比較重視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兒子1歲左右,每天就有親子閱讀,幼兒園3年,親子閱讀幾乎沒有中斷過,孩子也養成了習慣,一上床準備睡覺時,就拿出來繪本讓讀。
兒子一年級時,很順利就走上了自主閱讀之路,而閱讀習慣一旦養成,對孩子整個學業生涯都有幫助。
而如果孩子上幼兒園3年都沒有親子閱讀,孩子上小學后很難養成好的閱讀習慣。
專注力的培養,很多父母容易忽視,等到孩子上小學了,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愛做小動作,作業馬虎,考試看錯題、漏題等,學習成績不理想時,父母才意識到孩子的專注力不集中,因而焦慮,開始訓練孩子的專注力,但收效甚微,因為習慣一旦養成,很難改正。
所以,父母從孩子小時候開始,就要有意識地保護孩子的專注力,比如,孩子玩玩具的時候不打擾,孩子專心做事情的時候不打斷等等。
除了保護孩子的專注力,還要有意識地通過游戲的方式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例如,舉手游戲,給孩子說好游戲規則,家長說水果和動物,孩子聽到水果,舉左手,聽到動物,舉右手,這樣鍛煉孩子的專注力和反應能力。
反口令游戲,家長說口令,孩子做相反的動作,比如,家長說向前一步,孩子后退一步,家長說摸左耳朵,孩子摸右耳朵。
復讀機游戲,家長先報數,孩子復述,比如,家長說13476,孩子復述一遍,慢慢增加數提高游戲難度。
張姐說,還有一種游戲,既可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又可解放家長,是很多家長和孩子的最愛,就是專注力貼紙游戲書。
因為3歲左右的孩子好奇心強,特別喜歡有趣的東西,讓孩子玩貼紙游戲,孩子的手、眼、腦都處于一件事的忙碌狀態,根本沒有分心的可能,所以,孩子玩貼紙游戲時,能增強孩子的專注力。
比如,她兒子小浩3、4歲經常玩的一套《兒童專注力貼紙游戲》,卡通設計,趣味性強,各種游戲符合孩子的思維特征,孩子一玩就愛不釋手。
每一頁都有吸引孩子注意力的圖畫,提出問題,讓孩子自己觀察,找答案,然后撕下貼紙,精準地貼到相應的位置,孩子做完,就如同完成了一項任務,很有成就感和自信心。孩子認識的東西越來越多,手機都不玩了,注意力也越來越集中。
這套《兒童專注力貼紙游戲》不僅提高孩子的專注力,還提升孩子其它方面的能力,總共16本,包含16方面的內容,智商、判斷力、行為、生活、語言、數學能力、專注力等,孩子在玩時,通過撕和貼還能鍛煉孩子手指精細動作,幫助孩子認知各種事物,同時鍛煉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比如,有一頁貼紙游戲,找蔬菜,孩子要先認真觀察物品的形狀,然后判斷后撕下正確的貼紙貼上,再分類出水果,這就提高了孩子的觀察力、判斷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張姐說,沒有哪個孩子不愛玩貼紙游戲,更不要小瞧了貼紙游戲的作用。早教的好幫手,動手又動腦,既可親子互動,又可讓孩子自己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