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不可忽視(針對家長的安全教育包括)
孩子從出生后,安全問題一直是父母首要關心的事情。
安全意識的培養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部分之一,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會講到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包括孩子的行為安全,網絡使用安全意識,防火,防水,防電,交通安全等等,這些都是要每一個父母必須教會孩子的安全意識。
如何進行正確的安全教育,成為了父母需要面對的難題。安全教育一旦缺失,很容易導致危險的發生。
安全教育缺失,造成難以挽回的結局
曾經有這樣一則報道。暑假期間,某孩童因天氣炎熱,相約與同伴到家附近的河塘邊游泳玩耍散熱。
征得家長意見的時候,家長認為孩子經常游泳對水性極熟,自己工作繁忙,并沒有空余時間帶孩子外出游玩,所以并沒有反對。可是事與愿違,意外就這樣發生了。
在兩個孩子玩耍的時候,一個孩子被河塘里的污泥絆腳溺水,另一個孩子驚慌失措,并沒有選擇呼叫救援人員和附近的成年人施救。
這個孩子自己下跳下水拉同伴,結果兩個幼小的生命就這樣離開了人世。
這是一個慘痛的悲劇,卻也是我們身邊經常發生的事故。由于家長缺少安全教育,導致孩子遇險沒有采取正確的處理方式。
讓孩子遠離危險,家長務必要重視以下幾個方面
教育孩子的事情已經成為不少父母的煩惱,在教育孩子安全的問題上,不少家長都選擇了忽視。
1)安全教育不容忽視
雖然提倡讓孩子學會“獨當一面”,可是面對基本的安全問題,孩子應該學會的本領,絕對不可以混為一談。
學會如何區分危險與獨立,家長必須要普及給孩子,并且一定要做到“深入孩心”!
2)危險的不同等級
- 危害:孩子決不能碰觸的東西,比如:火、電等。
- 危險:常說到的危險不要碰,比如:剪刀、鋒利的刀具、剛燒開的熱水,如果有這些東西一定要有家長在身邊。
- 風險:并不一定有危險,但是卻存在隱患,比如:流浪狗、流浪貓、井蓋等,如果孩子不了解如何避免,也會導致孩子遭遇危險。
培養孩子解決危險的能力很重要
◆ 劃重點
需要讓孩子知道什么是危險的,什么是安全的,因此需要明確告知孩子危險物品以及危險事件,讓孩子明確知曉。
比如:帶孩子看一些安全知識小動畫;告訴孩子火、電、鋒利刀具要遠離,很危險。
◆ 自我分析
孩子就是一張白紙,他會好奇各種東西,因此要教會孩子分析判斷。家長可以反復提及危險常識,比如說:
從高處下來怎么辦?要有爸爸媽媽在身邊,否則就待在原地。
如果商場和媽媽走散怎么辦?要待在原地等媽媽,而且不可以和陌生人走,就在原地等媽媽。
危害的分類,家長務必遵循
① 吃:邊走邊吃會導致噎到,也不可口太大吃。告訴孩子吃東西一定嚼碎,太熱、太大的東西一定要慢點吃,告訴孩子受傷會很疼,而且媽媽還會很擔心寶寶。
② 走:寶寶拿東西一般都是沒有自我保護意識的,尤其喜歡拿棍子,因此在走路的時候需要告訴寶寶:棍子不能對著自己,防止摔倒后扎傷自己。
③ 用:用火用電的時候,爸爸媽媽不在場一定要注意,不可隨意碰觸,可以讓寶寶看一些安全知識小動畫,如果不小心碰到會怎么樣,這樣能加深寶寶的印象,讓寶寶遠離危險。
④ 車:過馬路的時候一定要拉著爸爸媽媽,因為寶寶太小,汽車會看不到寶寶。而且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安全過馬路。
⑤ 藥:藥不可亂吃,是生病了才吃的,平時不能往嘴里放。家里的藥品,家長最好放的高一點,防止寶寶拿到。
⑥問:對于陌生人,寶寶不要隨便和陌生人走,如果說有人問寶寶要不要好吃的,寶寶一定要問問父母,不可以隨便接受陌生人的食物和玩具,會有危險。
【雪莉媽媽寄語】
教孩子一定是從生活中點點滴滴進行的,因此父母的言傳身教很重要,有些危險事情是孩子無法理解的。
父母一定要選用最適合的方式告知孩子,千萬不要避重就輕,或者覺得孩子小父母就大包大攬,剝奪孩子成長的能力會,導致孩子在獨自面對生活的時候更加危險。
【今日話題】
寶寶安全教育進行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