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越罵孩子孩子越要抱抱(為什么寶寶被罵哭還要媽媽抱)
當媽的,大概都有過幾回情緒失控的時候。
安全意識的培養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部分之一,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會講到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包括孩子的行為安全,網絡使用安全意識,防火,防水,防電,交通安全等等,這些都是要每一個父母必須教會孩子的安全意識。
前幾天,一個朋友跟我講了這樣一件事:
那天特別累,心情也很差,我上了趟廁所的功夫。出來發現娃拿著顏料筆,把客廳的壁紙,涂得亂七八糟,慘不忍睹……
我瞬間就繃不住了,朝他大吼道。
娃被嚇得哇哇大哭起來,邊哭邊走過來伸手要抱抱,我推開他,他還是使勁往我身上蹭……
朋友說,
當時正在氣頭上,一直推開他,可是越推他越哭著伸手要抱,你說奇不奇怪,明明我把他吼哭了,他還要抱。
其實,生活中這種場景很多:
媽媽越兇孩子,孩子越要抱著媽媽;
越是讓孩子走開,孩子卻越是一直跟著;
生氣時罵孩子,孩子哭著也求媽媽不要生氣。
媽媽都已經這樣對他了,孩子為什么還要追著要抱抱?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孩子“求”抱抱背后的真相,以及沒忍住吼了孩子,該怎么辦?
01為什么被吼了,孩子還是哭著要抱抱?
尋求安全感
孩子小小的世界里只有父母,當犯錯被批評或挨罵后,內心十分害怕、恐慌,希望得到安全感,希望得到媽媽的關愛,所以孩子主動要媽媽抱抱。
向媽媽道歉示好
孩子的表達能力有限的,被吼之后知道自己做錯了,想要道歉,但是卻不知道怎么說,所以用抱抱來向媽媽道歉、示好,希望可以被原諒。
用抱抱安慰媽媽
知道自己做錯事,想要用抱抱的方式,讓媽媽不生氣了。就像自己哭了、傷心和害怕的時候,媽媽會給他擁抱一樣。因此孩子也想給媽媽擁抱,讓媽媽感到溫暖。
測試媽媽是否還愛自己
知道媽媽生氣了,害怕媽媽不喜歡自己、不要自己了。所以要去找媽媽抱抱,試探媽媽是否還愿意抱自己,從而確定媽媽是否還愛自己。
看完這些,是不是覺得別看孩子小,其實情感細膩著呢!
02到底該該抱孩子?
那么問題來了,孩子做錯事了,這種情景下哭著要抱抱,到底該不該抱呢?
肯定會有很多家長有過猶疑:
一哭就抱,會不會讓孩子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
會不會慣壞孩子?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看一個心理學上的一個實驗—— 恒河猴實驗。
有位名叫哈利·哈洛的心理學家,把一只剛出生還在吃奶的恒河猴嬰兒,放進一個隔離的籠子中養育,并在新的籠子里制造了兩個新媽媽。
一個是“鐵絲媽媽”,冰冷、堅硬,但是胸前有奶嘴,可以24小時喝到奶;
另一個是“絨布媽媽”,柔軟、溫暖,但是喝不到奶。
剛開始,小猴子多半是圍著“鐵絲媽媽”,但沒過幾天,令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
小猴子更多的時間會貼在“絨布媽媽”的身上,只有在少數、很餓的時候才會到“鐵絲媽媽”那里喝奶,喝完奶又會迅速的回到“絨布媽媽”那兒。
并且在實驗人員給絨布媽媽裝上尖刺、高壓氣槍,時不時地傷害小猴子之后,小猴子雖然嚇壞了,卻仍會守在“媽媽”身邊。
甚至是等尖刺或危險一解除,又會馬上去抱“媽媽”。
小猴子的選擇讓哈洛很詫異,沒想到對于年幼的生命來說,他們對于愛的需求,已經超過了食物。
實驗的幾年后,哈洛發現那群在人工母猴陪伴下長大的小猴子,無一例外都出現了反常的性格。
這個實驗推翻了當時“有奶便是娘”、“不要溺愛寶寶”的育兒說法,讓人們看到了身體接觸、撫摸、擁抱帶來的溫暖和力量。
所以,孩子哭了,要抱了,我們到底該不該予以理會?相信看完這個實驗,大家都找到答案了。
當孩子哭著要抱抱時,就擁抱他吧,你認為的擁抱,對他來說,卻是全世界。
03忍不住吼叫后,要怎么善后?
那么回到問題開始,萬一沒控制好情緒,吼了孩子怎么辦?
如果是因為自己的原因遷怒于孩子,一定要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抱抱,虛心向孩子承認錯誤。
美國心理學家羅達·鄧尼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父母錯了,或違背自己許下的諾言時,如果能向孩子說一聲對不起,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尊,同時培養孩子尊重他人的習慣。”
如果真的是孩子太調皮搗蛋,屢教不改的話,善后也要分幾步。
首先,要就事論事。
不要一味指責孩子,更不能因此給孩子打上“不乖、不聽話、壞孩子、搗蛋鬼”的標簽。
接著,要傾聽孩子的聲音。
了解他調皮搗蛋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聽聽孩子的感受,要始終把孩子當成大人來對待,不要把我們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
最后,要給出解決方法。
如果真的是孩子的錯誤,吼完之后要讓孩子知道錯在哪兒了,告訴他下次應該怎么做。
說到這兒,我知道大家可能覺得這些方法還不夠立竿見影。
養育孩子畢竟不是照本宣科,沒有固定統一的流程可循,如果非要說的話,真正立竿見影的方法你們早就掌握了——那就是愛。
我們對孩子的愛,以及孩子對我們的愛。
我們說父母要無條件的愛孩子,但其實孩子早就在無條件地愛我們了。
如果說這世界上只有這么一個人,你罵他,你打他,他會哭得很傷心,卻不記仇,依然張開雙手讓你抱抱,那就是孩子。
如果實在忍不住吼了孩子,冷靜下來后一定要抱抱他,告訴他,你依然愛他。
告訴他,你愛他的每個樣子,不管是可愛乖巧的,還是調皮搗蛋的。
也告訴孩子,媽媽只是累了,也希望他能接納你的每個樣子,不管是溫暖體貼的,還是暴跳如雷的。
要相信,孩子愛你,會不顧一切地原諒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