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教育孩子不說臟話(對于孩子說臟話怎么管教)
有時候帶小朋友出去吃飯,大家談興正濃,孩子不知道聽到了什么,忽然冒出一句:“打死你!”讓大人很沒面子,尷尬萬分,感覺小孩子著實有點兒不禮貌。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承擔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的講解如何培養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孩子還時不時地冒出句臟話,簡直是難登大雅之堂,越是糾正孩子不要說了,孩子越說得起勁,重復說,很有力地回應父母的關注。
孩子為什么會說臟話和難聽話?
1、家庭環境
如果孩子的父母有一方,在家教育孩子時,經常說“打死你”之類暴力的話語,孩子很自然地就學會了,當碰到別人的行為不如自己的意愿時,不經意地就會說起此類話語。
2、學校環境
孩子上了學,在外面比在家的時間還要長,如果碰到成人或者同學說臟話,也是會被傳染的。孩子不知道好壞,還覺著好玩,簡單機械地模仿,就學會了。
3、外界網絡
現在的手機網絡信息很發達,一不留神,孩子就會拿起父母的手機見縫插針地看上一眼,網絡信息良莠不齊,孩子心智不成熟,見一樣學一樣。
家長看見孩子說臟話,很著急,畢竟這不是一件文明有修養的行為,會影響孩子同他人的交際關系,給孩子的形象造成不良影響。
如何教育孩子不說臟話?
1、講道理
首先要告訴孩子說這種話是不禮貌,是沒有修養的表現, 我們不僅要外表美,還要心里美,好孩子說大家都喜歡聽的話,臟話和難聽的話,大家聽了都很討厭。
讓孩子有這個意識,懂得道理,知道這樣說是不文明的,會有所收斂,每次脫口而出時,大人多提醒幾次,孩子慢慢地會消退淡化這種行為。
2、家長以身作則
如果家人有暴力語言傾向,為了孩子就要有所改變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注意自己的舉止文明,給孩子起個模范帶頭作用。
言傳身教比什么都重要,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家人的影響,原生態家庭的影響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盡可能地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少接觸手機等電子產品,信息類網絡學習要在父母掌握了解的范圍之內,不要隨便給孩子一部手機,不加選擇地讓孩子觀看。
給孩子更好的語言環境,減少孩子對手機的依賴,陪伴孩子,多看書,豐富孩子的詞匯,多聽優美的語言,培養美感。
4、淡化冷處理
家長一聽到孩子說臟話,就著急生氣地糾正,可有的孩子像是和你逗著玩兒,越不讓說越說得勤,看你氣急敗壞的樣子,還覺得好玩,求關注。
如果孩子是這種反應,家長比較有效的辦法是裝作聽不見,“裝聾作啞”,淡化冷處理,孩子看到家長沒什么情緒上的變化,吸引不到注意力,慢慢地對這種語言也就索然無味了。
大家對孩子說臟話還有什么其他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