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謊是不用教的天賦技能,每個人都會說謊。只是這個謊言出現(xiàn)在孩子身上的時候就成了十惡不赦,大人的反應(yīng)總是十分激烈。
非打即罵,必須認錯。好像這樣做了,孩子以后就不會說謊了一樣。
事實如何,大家心里清楚。
孩子撒謊需要理性對待,找到TA撒謊的原因才能好好地解決問題。
1、天性使然
有研究表明,在12歲之前,100%的小孩都有過撒謊行為。
特別是在2~4歲剛學(xué)會說話的時候,孩子的想象力豐富,又極具表現(xiàn)欲,所以常常會說些不著邊際的話。而且這個階段,孩子的意識跟大人有很大差異。
比如孩子拿了其他小伙伴的玩具,還硬要說這是自己的。在TA眼中,“喜歡的就是自己的”,所以TA不會意識到這是謊言。
應(yīng)對方式:
這樣的孩子,比起因說謊而糾結(jié),還不如針對TA的不良行為進行勸導(dǎo)。
責(zé)罵、暴揍不過是大人出了口氣,對孩子卻沒有任何作用。
如果是幻想性的謊言,請不要一味的否認TA。我們可以加入孩子的幻想世界,說點天真童趣的話語,令自己與孩子更貼近。
2、趨利避害
孩子做錯了事,為了避免懲罰,為了不成為父母口中的“壞孩子”。TA們會本能地利用謊言來逃避。
應(yīng)對方式:
別說小孩,我們長大成人后也是如此。所以不該糾結(jié)孩子知不知錯(TA不知道錯的話就不會撒謊了),或者強求TA以后不準(zhǔn)撒謊(明明你都做不到),而是要告訴TA撒謊帶來的后果。
我們要學(xué)會接受孩子的不完美,給TA們犯錯的余裕。
3、上行下效
大人帶著孩子在身邊時,是不是說過不少謊言?
至少我小時候的記憶中,告訴我:是的。
“這次考好了,我給你買玩具!”結(jié)果沒有。
“下星期有空,我就帶你出去玩!”結(jié)果沒去。
而除了對孩子本身的謊言,大人跟其他人撒謊時也從來沒有遮掩。
“好久沒見,到家里玩幾天吧!”背后卻說:“幸好沒來,家里哪夠睡。”
“你送給我的大衣好漂亮!”背后卻說:“太丑了,穿都不能穿!”
有著這樣的優(yōu)秀模板,孩子又怎么不會撒謊呢?
應(yīng)對方式:
首先,沒有人能做到不說謊。但大人不該辜負自己對孩子的承諾,做不到的事不要說,不要讓孩子認為我們不用為自己所說的話負責(zé)。
第二類謊言,是應(yīng)酬語言。這種情況也確實說不了真話,但在孩子在場的時候,你應(yīng)該解釋清楚你撒謊的原因,升級“撒謊”技能。
給孩子誠實的空間
曾經(jīng),有人做過一次社會調(diào)查:問8~16歲孩子家長最不能忍受什么事?其中90%的家長回答自己最受不了的就是孩子因為一點小事對自己說謊。
而實際上,很多時候孩子撒謊是被逼的。
做家長的捫心自問,將孩子犯錯這件事當(dāng)做前提,孩子坦誠相待,你就不會發(fā)火生氣了嗎?
既然誠實沒有好處,那為什么不撒謊掩飾自己的過錯。不要把孩子當(dāng)傻瓜,撒謊不會讓事情更糟,反而提供了逃脫懲罰的機會,當(dāng)然要用了。
在我們一味要求孩子改變的時候,自己是不是也要做出改變呢?不要總用責(zé)罵、暴力當(dāng)做教育的工具。
揪出孩子稚嫩的謊言不是能力,如何給孩子提供誠實的空間?如何學(xué)會寬容錯誤?這才是家長面對謊言時最該學(xué)習(x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