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慢,不是個例!尤其體現在寫作業上。
我家孩子曾經也這樣,我采取了以下方法幫他改掉這個毛病。
計時完成任務
平時做習題或者試卷,給孩子計時完成任務,培養時間觀念。
這種計時有兩種,一種是限時,在規定時間沒做完的就算做錯,嚴格按照說好的時間執行;另一種是,計時不限時,讓他完成一件事情,在旁邊設置計時器,讓孩子看到時間的流速,同樣的事情可以多次做,每次都計時,當孩子比上次用時時間短了,就要鼓勵,讓他產生挑戰用更短的時間去完成任務的欲望。
計時不限時練習
嚴格計時練習
讓孩子做自己的事情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在《兒童人格教育》中說:“一個有拖延癥習慣的兒童背后總有一個事無巨細為他整理收拾的人。
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
比如:頭一天晚上讓孩子自己整理明天上課要用的書和東西,不用刻意提醒他,忘帶或者帶錯幾次他就會長記性。
自己決定明天要穿的衣服鞋子,自己決定先做語文作業或者數學作業,自己選擇要買的課外書籍等,孩子往往對自己做決定的事情更上心,還可以提高自律鍛煉哦!
家長要以身作則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你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先成為那樣的人。
不能奢望一個萬事拖拉的家長能教育出一個有時間觀點的孩子。從家長做起“今日事今日畢”,家長要有意識的告訴孩子,我要在這個時間完成這件事,因為什么我必須要在今天完成這件事?讓孩子明白,時間的限制問題。
少催促,多鼓勵
你是不是也經常催促孩子,我想每個家長都干過這件事,曾經我兒子就因為爸爸老是催促而產生逆反心理,他說”爸爸每天都催催催,他每次催我,我都很煩,都更想慢慢來”。
所以,越是心里著急越是要忍住暴躁,忍住去催促他。
我們可以換一種說話方式:
“我們時間可能不太多了,你遲到會被批評嗎?”
“我們來比賽看誰更快怎么樣?”
“天哪!我覺得你今天好像比昨天快了很多”
“做得不錯,但我覺得你應該可以更快,我們下次試試吧!”
以上是同為拖延癥寶貝家長的經驗之談,希望對有同樣困擾的友友們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