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情拖拉怎么辦(孩子做事拖拖拉拉有什么辦法應對)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承擔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的講解如何培養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同事小周連續好幾天都遲到,被罰款不說,還要受領導的白眼。小周原是個十分勤快的姑娘,結了婚以后,竟日漸“懶散”,做事“拖拖拉拉”。這次她又遲到了,挨了老板一頓罵后,她灰頭土臉的坐到辦公桌上唉聲嘆氣。許多同事表示不解,都問她為什么屢屢遲到。小周向我們抱怨道,不是自己懶,而是孩子太拖沓,明明幾分鐘能處理的事,孩子總是悠悠散散,缺乏主動性,需要自己加以提醒才能辦成。一來二去,時間就都耽誤在“伺候”孩子上了。回回遲到、回回罰款,自己的心里也不是個滋味。聽了小周的抱怨,許多有孩子的同事也都紛紛表示理解。
不管是去上學還是出去玩,總會有一些孩子拖延癥上身,缺乏主動性,需得大人催他,他才會做那件事。但是,你有沒有想到過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出現拖延癥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一、為什么孩子總是做事慢吞吞,有拖延癥?
1.家長過多地干預孩子的生活。
有些家長,做事麻利且性子急,看到孩子做不完功課,或做不成事情,家長總會想著替他辦。事情解決了,但是家長過多的干預孩子的生活,包辦孩子的生活,只會讓孩子越來越拖拉。
2.被父母嬌生慣養。
由于生長環境的不同,很多孩子從一出生就受到萬千人的寵愛,爸媽疼愛,爺爺奶奶呵護,在這樣的環境中,很多事情都不需要他動手,而他也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嘴的日子。其實,嬌生慣養下的孩子,多半都有拖延癥。
3.父母總是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判斷孩子的做事速度。
孩子和成人不同,思考問題的速度也就相對較緩慢。但是很多家長總是習慣于用自己的思維看待孩子。因此,當孩子一旦速度跟不上自己時,家長就會加一點責罵,久而久之,孩子的速度就更提不上來了。
4.缺乏自信。
由于特殊的成長環境,部分孩子從小便缺乏自信,缺乏安全感,做事畏畏縮縮,害怕失敗,害怕受到家人的責罵。在這種心理的驅使下,他們對做事情缺乏信心,也缺乏興趣,久而久之,就會養成拖延癥的毛病。
那么,當孩子有了拖延癥后,家長若是忙于工作不理會,又會產生什么樣的結果呢?
二、孩子總是拖延,家長若是放任不管,會有哪些后果?
1.孩子做事,專注力不夠。
孩子養成了拖延癥,但父母卻不加以管教,孩子做事就缺乏專注力,還經常做事失敗。
2.變得越來越懶惰。
人人都有犯懶的思想,誰不想躺在沙發上好好玩一把?孩子也是一樣,當這種思想一旦形成,他會對做任何事情都喪失興趣。孩子就喜歡躺著,就喜歡坐享其成,也會變得越來越懶惰。
3.孩子沒有時間意識。
學時拖拉,出去玩時拖拉,日積月累,孩子就會喪失時間意識,做事磨磨蹭蹭,不在乎別人的感受,遲到了也沒有時間概念,這樣的孩子長大后怎能成事,又怎能立足?
4.越來越自卑。
部分孩子養成拖延癥的毛病,可能是因為內心缺乏自信,而一旦未能及時得到矯正,孩子的自卑心理就會越來越強,一個喪失自信的人,又怎能勇敢堅強的面對這個世界呢?
面對這種情況,許多家長都很著急,那么,家長應該怎么做,才能幫助孩子改掉這些毛病呢?
三、家長應該做哪些,才能幫助孩子改掉拖延癥,提高主動性呢?
1.多鼓勵孩子。
許多孩子之所以會養成拖延癥,是因為缺乏自信。因此,當父母發現孩子有這個毛病時,應多鼓勵、少責罵,給他一片自由的天地,讓他自由發揮,也許孩子的表現,會讓你大吃一驚。
2.家長應該以身作則。
想讓孩子改掉拖延癥,提高主動性,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當好排頭兵。早早起床,早早做飯,給孩子做好表率。
3.讓孩子嘗嘗拖延的后果。
空洞的說教,不如來場有實效的行動。家長可以讓孩子嘗嘗拖延的后果,一次遲到、兩次遲到,次數多了,讓看自己會受到怎樣的懲罰,老師會怎樣看他,同學會怎樣待他。孩子就能明白:原來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后果的,做事拖延,沒有時間概念,下場就是這樣。
4.多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內心想法。
所謂對癥下藥,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家長應該多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內心想法,只有明白孩子是怎么想的,家長才能循序漸進,及時引導。
在幫助孩子改掉拖延癥的過程當中,家長應該注意哪些小細節呢?
四、在幫助孩子改掉拖延癥的過程中,家長應該注意哪些小問題?
1.切忌心浮氣躁,要給孩子緩沖的余地。
有的家長性子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希望立馬就能出結果。但問題哪有那么容易解決?孩子的成長,需要被給予充分的時間和足夠的緩沖余地。
2.和孩子一起成長。
教育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教育成功或失敗應是雙方共同合作的結果。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應該主動參與進來,和孩子一起成長。
?3.可以通過一些小游戲來提高孩子的主動性。
家長教育孩子,不一定非要通過空洞的說教或者宏偉的活動,家長可以通過一個小游戲,甚至一部動畫短片來起到順水推舟的作用。多和孩子做游戲,在游戲中讓孩子體驗進取的樂趣,并逐漸改掉做事拖拉的壞毛病。
其實,教育孩子不是件難事,當孩子出現拖延癥時,家長首先要做的是反思自己,然后再找準問題所在,對癥下藥,并給孩子一定的時間,和孩子一起共同呼吸,共同成長。最終,事情總會達到你理想的狀態。
今日互動話題:你家孩子也有拖延癥嗎?當他出現拖延癥時,你會如何教育他呢?看了這篇文章后,你又有什么樣的感想呢?歡迎和我們一起評論交流。
———————–
在育兒過程中,大家如果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些知識和經驗能夠給你們有效的建議。關愛孩子,關注孩子的成長,是每個家長不可忽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