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兒童防溺水安全教育(安全教育防電、防溺水)
盛夏來臨,氣溫急劇升高,再過一天正式入伏,一年中最熱的幾天就要來了。
安全意識的培養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部分之一,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會講到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包括孩子的行為安全,網絡使用安全意識,防火,防水,防電,交通安全等等,這些都是要每一個父母必須教會孩子的安全意識。
當三伏天遇上暑假,游泳戲水成為了孩子最喜愛的一項戶外活動。
但隨之而來的溺水事故也接連發生,家破人亡的慘劇也不斷上演!
最近一打開新聞,兒童溺水的案件頻上熱搜,令人痛心不已!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約5.5萬名未成年人意外死亡,溺水身亡的兒童高達2萬名!
其中4歲以下幼童占52%,5~9歲兒童占23%,這一串串冰冷的數字真的是觸目驚心。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溺水的原因,除了家長監管不力外,還跟孩子薄弱的安全意識息息相關!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對溺水的認識太太太少了。
這篇文章,跟著小K老師一起學習關于“溺水”的知識,防止溺水事件發生在我們的身邊!
01
如何預防溺水?
兒童溺水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孩子的安全防護意識非常薄弱。所以首先我們一定要對孩子進行安全防護教育,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
例如IKIDFIT愛酷少兒體能的安防體能課,就設置了關于安防動作、求生方法、身體素質、自防與逃脫等課程。
這些課程可以讓孩子提高自我防衛能力和安全意識,減少意外傷害和突發事件發生時的受傷概率。
其次家長一定要做好以下幾點:
①不帶孩子去條件差、不正規的游泳館,也不要去野外游泳。
②孩子在水邊或水中玩耍時,大人要注意看管,做好監護,視線不要長時間離開孩子。
③不要忽視任何一個有可能發生溺水的細節,例如抽水馬桶,裝滿水的桶和盆等。(往往幼兒都是因為這幾樣發生了溺水悲劇)
④不要過度依賴水上玩具和游泳圈,因為它無法替代成人的監護。
⑤下水前要熟悉環境,做好準備工作。
⑥在河邊、碼頭等地方游玩也要注意安全。
02
看懂溺水信號!
敲黑板!大家千萬不要以為溺水者會像影視劇那樣,伸著胳膊上下揮舞,還大喊大叫。實際上,真正的溺水是非常安靜的。
一起來看看溺水者的6大無聲跡象:
①溺水者不會大喊,也無法揮手呼救。
②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
③眼神呆滯,無法專注或閉上眼睛。
④頭發可能蓋在額頭或眼睛上。
⑤頭在水中,嘴巴在水面;可能頭后仰,嘴巴張開,也有可能前傾。
⑥孩子突然變得安靜,一定要警惕是不是出事了。
一旦遇到這些情況,爸爸媽媽們一定要多留意,孩子可能是溺水了,一定要快速冷靜進行營救。
要知道溺水者的營救黃金時間是事發30秒。如能及時發現溺水跡象,生命或可挽回!
03
如何自救和施救?
如果真的很不幸,自己遇到了溺水,或者同伴遇到了溺水,又或者是偶遇路邊有陌生人遇到了溺水,這時候千萬不要慌張,小k老師教你幾招:
1、當自己溺水時,如何進行自救?
①盡可能保持冷靜,讓身體浮在水面上或盡量尋找可借力的物品,等待他人施救。
②換氣時,呼吸要淺,吸氣要深。
③有人來救援時,一定要聽救援者的指揮,不要猛拽救援的人。
④防患大于未然,最好的溺水自救是不要去沒有防護措施的江河湖海玩水。
2、當遇到他人溺水時,如何正確施救?
①借物救援:近距離借助竹竿、木棍等物品把落水者拉出水面。
②拋物救援:遠距離則向落水者拋投繩索及漂浮物進行救援。
③劃船救援:由專業訓練過的救援者運用救生船進行救援。
④游泳救援:由2~3個水性好同時熟悉和了解水情的成年人同時下水營救,最好攜帶漂浮物如救生衣、救生圈、粗木棍等。
小k老師溫馨提示:切記不要從正面靠近溺水者,因為出于求生本能,溺水者可能會死死抓住任何東西,容易導致施救者發生危險。我們應該從背后接近溺水者,再托起他的身體讓頭露出水面側游上岸。
2、如何進行溺水后的緊急救護?
清醒,有呼吸和脈搏
呼叫120后,陪在溺水者身邊,注意保暖,等待救援人員。
昏迷,有呼吸有脈搏
呼叫120后,清理溺水者口鼻中的異物,使其保持在側臥位,等待救援人員,等待過程要密切觀察呼吸和脈搏情況。
有條件的可以對溺水者迅速進行人工呼吸,同時走胸外心臟按壓。
小k老師溫馨提示:溺水的黃金搶救時間只有5分鐘,如果超過5分鐘,人的大腦就會因為長期缺氧而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所以一定要好好把握這個黃金5分鐘!
防溺水知識人人都需要學,但小k老師希望人人都用不上!
在此,愛酷少兒體能再次呼吁:
每一位家長都能監護好自己的孩子,
每一位孩子都能做好自我防護,
愛酷少兒體能伴你健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