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拖拉磨蹭家長如何應對(孩子磨蹭拖拉怎么辦?千萬不要吼,不要催!)
事件一: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承擔的,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tǒng)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tǒng)的講解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昨晚做完作業(yè),讓丫頭早點洗完澡,這樣我晚上就能把衣服洗了。丫頭一會玩粘土,一會搭積木,我提醒她九點半要把澡洗了,可是磨磨嘰嘰的,半天也不動。
事件二:
早上丫頭磨蹭著不起床,起來了也是坐在椅子上不動,不去刷牙也不洗臉。我已經準備好了早餐。眼看著時間一分分過去,一會就到七點半了。往常我們七點四十五分。就出發(fā)去學校。
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情形,你交待一件事情,想要他(她)快點完成,可是孩好象象故意跟你對著來似的,就是不去做。這時候,你心里有一團怒火,似乎馬上就要噴出來了。
簡·尼爾森的《正面管教》一書里,告訴我們,要尋找到孩子錯誤行為背后的信念。孩子為什么對你的要求充耳不聞,為什么拖拖拉拉不行動,他(她)到底是出于何種目的呢。
每個人都想得到關注,這沒有什么錯。問題出現(xiàn)在孩子想要過度關注的時候。這時候,家長要怎么做,才能有效的讓孩子們體驗到他們所尋求的歸屬感,并且同時讓他們學會以一種更有建設性的行為來獲得歸屬感呢。
針對上面孩子磨蹭著不去洗澡,我用溫和的態(tài)度跟她說:“寶貝,你感到有點累,因為放學后還去上了一個半小時的舞蹈課,你希望媽媽幫你接洗澡水嗎?”孩子點頭說是。“那好。媽媽現(xiàn)在幫你接洗澡水,你找毛巾和睡衣。好嗎?”孩子開開心心的把毛巾和睡衣找出來,去洗了澡。
針對孩子早上磨嘰著不刷牙不洗臉,我告訴她:“如果你再這樣,今天上學會遲到。上學是你自己的事,遲到帶來的后果你要自己承擔哦。現(xiàn)在,你是想遲到嗎?”孩子說不想。我接著問她,那現(xiàn)在要怎么做才不致于遲到呢。她聽完我的話,馬上拿起牙刷去刷牙,然后洗臉吃早餐。不過因為擔心遲到,早餐只吃了一半。
正面管教是以個體心理學先驅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和魯?shù)婪颉さ吕卓怂沟摹皞€體心理學”為基礎,由(美國)簡·尼爾森和琳·洛特發(fā)展出來的一套針對家長和教師,有效培養(yǎng)孩子的教養(yǎng)體系,宣導的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現(xiàn)在開始,跟婷媽一起學正面管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