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幽會,有一個非常美的名字:待月西廂。
這是唐代詩人元稹的原創。
在《鶯鶯傳》中,富家小姐崔鶯鶯約張生晚上見面,寫詩相約:
待月西廂下,迎風半戶開。
拂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月影婆娑,西廂待玉人,真美。
元稹去世一百多年后,天之驕子李煜寫下一首男女幽會的小詞,太唯美,卻被后世罵了一千多年。
愛情、約會,本是世間美好的事情之一,為什么會被罵呢?
先來看看這首詞,詞名《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
《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
刬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
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這是一首寫男女幽會的詞。
初讀的人,也能感受到愛情的美好。
一個溫柔的夜晚。
月光淡淡的,花兒嬌艷,夜色籠罩在朦朧的輕霧中。
一個女子要去找他的情郎了。
怕驚擾了他人,女子穿著襪子走上臺階,手里提著美麗的鞋。
終于,在畫堂邊,見到了情郎。
他們緊緊地擁抱在了一起,女子嬌嗔地說:我出來一趟可真不容易,你一定要好好憐惜我。
毫無疑問,這是一首唯美的艷情詞。
所有人都夸贊它。
意境美。
熱烈、細膩、動人的情思,在詞中展露無遺。
人物美。
多么率真而可愛的少女,誰不喜歡一個可愛的情人呢?
人人都贊這首詞,可相反的是,因為這首詞,人人都罵李煜。
為什么?
據說,這是李煜和小周后幽會的詩。
小周后是誰?
是李煜發妻大周后的妹妹。
大周后名娥皇,是司徒周宗的長女,19歲時,大周后嫁給李煜。
雖然是“姐弟戀”,但兩個人同為藝術青年,有很多共同話題。
聽音樂,看舞蹈,親自編舞、填詞,兩人過著神仙眷侶般的生活。
美好的生活過了十年,大周后病了,禍不單行的是,兒子也夭折了。
病痛和失子重重地打擊著大周后。
《問君能有幾多愁》劇照 李煜和大周后
為了緩解大周后的痛苦,大周后的妹妹常到宮廷來走動,安慰著姐姐。
妹妹比大周后小了14歲,比李煜小13歲。
李煜的母親也非常喜歡她。
進宮的時候,妹妹不過是十五六歲的年紀,純真可愛。
很快,李煜便被天真爛漫的妹妹吸引,兩人開始了約會。
本以為妹妹能撫慰姐姐的悲傷,沒想到,卻變成要命的毒藥。
陸游在《南唐書》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大周后病重時,一天,看到妹妹在宮中,就問她:你什么時候來的?
妹妹天真,毫無城府地說:我都來了好幾天了。
敏感的大周后一下子就明白了,來了這么多天,自己都不知道,可見其中隱情。
據說,大周后憤怒而傷心,把臉轉向另一側,一直到死,都不看他們一眼。
在妻子病中,與妻子的妹妹幽會,還寫下情意綿綿的詞作,所以,許多人罵李煜:渣男。
對同一對姐妹花同樣癡情,李煜真是情圣。
這一年正月,大周后因病去世。
十月,李煜的母親去世,按照禮制,李煜要守孝三年。
三年守孝期滿之后,李煜用盛大的婚禮,迎娶了小周后為妻。
兩人那叫一個恩愛。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兩人的感情肯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妻子病重,與妻妹眉來眼去,母喪期間,與妻妹戀愛,剛結婚,就有大臣寫詩,毫不留情地批評李煜。
也許是心虛,李煜都不好意思發脾氣。
千百年來,無數人贊頌李煜這首《菩薩蠻》,將幽會寫得如此之美,甚至有很多人向往筆下這位大膽而率真的姑娘。
而另一方面,無數人也在罵李煜,妻子病重時,和妻妹眉來眼去,妥妥的渣男。
也許你所贊美和向往的愛情,卻是他人痛苦的深淵。
瓊瑤有一部小說,叫《浪花》。
男主角賀俊之是一個畫廊的老板。
在外人看他,他是一個幸福而成功的人。
賢惠的妻子,一雙可愛的兒女,家庭幸福又美滿。
可是, 對于結婚了二十三年的妻子,賀俊之卻覺得無法溝通。
他問妻子:“你真的不覺得,婚姻生活里,包括彼此的了解和永不停止的愛情嗎?你有沒有想過,我需要些什么?”
在賀俊之看來,妻子只會做他喜歡吃的早餐,卻無法走進他的內心。
他愛上了畫家秦雨秋。
一個詩意的、脫俗的、熱情的女人。
人人都支持他們的愛情,為他們的愛情叫好,連他的兒女都是如此。
可是,誰又能看到賀俊之妻子的悲傷呢?
操持家務二十三年,養大一雙兒女,最后,得到的卻是丈夫的嫌棄。
即使要分開,也應當是體面、理解地離婚,而非嫌棄、指責般的棄如敝履。
賀俊之與情人的樂園,是妻子痛苦的深淵。
他們的愛情看上去再美好,也是刺向他人心口的美麗的匕首,雖然美麗,可還是匕首。
正如李煜這首詞,幽會再美好,依然會被人非議,會被人罵。
妻子病重,還與妻子的妹妹約會,令很多人難以接受。
即使他是君主,即使他離開已有一千多年,依然受到非議。
有一個母親曾經告誡自己的女兒:即使再喜歡一個人,也不要當小三。
不傷害無辜的另一個女人,是教養;
不渴求男人分出來的愛,是自重;
不踏入他人家庭的泥潭,是理智。
事實上,不止女人,男人亦是如此。
請相信,你的幸福,不應該建立在他人痛苦的基礎上,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