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學習是孩子處于青春期的階段,也是孩子學習當中最關鍵的六年,因為它涉及到了中考與高考,左養中學教育賴頌強再講孩子的學習方法和考試心里調節的直播課里,系統的講解到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效率,提升考試時候的心理素質,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今天看到好多媽媽們留言,訴說孩子們上學的那些煩心事兒,因為自己也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用“感同身受”來形容,一點兒都不為過哈哈。
所以,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在輔導孩子時是如何從“雞飛狗跳”到“越來越省心”的,幾個自己的小經驗,希望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練字在精不在多,貴在堅持
①不要讓孩子一次性練字太多、太久,否則會讓孩子對寫字產生厭煩,重要的是根本達不到練字的效果,妥妥的浪費時間,最后家長生氣,孩子受氣,不歡而散。
②引導孩子觀察字的占位,幫孩子學會拆字,看字的結構,而不是直接下筆就寫。如果家長不會,網上就有很多免費的教程視頻。
③在練習寫字之前,最好讓孩子練習一下控筆。我家倆娃用得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畫畫,不要在意孩子畫什么,或者畫成什么樣,主要是通過畫各種線條,鍛煉孩子手感、對筆的控制感。當然,無意間培養了孩子一個小愛好,還鍛煉了孩子的想象力、專注力,一舉多得還免費,嘿嘿。
二:閱讀引導要有耐心
哥哥上一年級時也就認識幾十個字,面對必讀書目簡直是一臉懵的狀態。說不著急那是假的,為此每天把哥哥兇哭,只要一說讀書,孩子就會發怵。
后來我發現這樣只會適得其反,所以開始耐心“陪讀”。
一年級上學期的時候真的特別艱難。我讀一段,讓孩子讀一句,后來我讀一篇,孩子能讀一段。
就這樣慢慢堅持下來,以前讀一篇需要50分鐘,我都會覺得特別高興,就不斷地鼓勵他,到了二年級上學期,已經愛上了閱讀。
三:告訴孩子,質量和效率要合理取舍
家長總是抱怨孩子寫作業磨蹭,但有沒有發現,磨蹭背后是孩子對自我要求太高。
一個字寫不好就要擦上無數遍,這樣一來,半個小時的作業估計就得寫一晚上。
孩子對自我要求高是一件特別好的事情,不過這也需要家長合理引導。
比如,練字時我們追求的就是質量,盡量把速度放慢,而字詞積累主要看掌握了多少,可以稍微注重一下效率,不必特別糾結字的質量。
一段時間下來,孩子做作業速度明顯提高,有了更多的自由時間。剛開始,家長不要過于追求完美,因為開始階段,完成比完美更能激發孩子的自驅力。
四:列計劃,提高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
有時候不是孩子不學習,不做作業,而是不知道該學什么、該做什么?
所以,幫孩子學會列計劃就顯得特別重要。
錯誤的做法是,孩子寫完一樣作業,家長再給一樣作業。這樣沒完沒了地給任務,孩子會覺得看不到盡頭,從而失去對學習的興趣。
正確的做法是,提前告訴孩子并羅列好今天的所有作業,并讓孩子自己選擇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中間可以休息十幾分鐘。
當孩子做完后,一定不要再給孩子額外“加餐”,要知道孩子們都很聰明,時間一長,他覺得早做完意味著做更多,就會拖延應付。
還有就是放學后“先玩還是先學”、“先做哪一樣”這些事情一定要交給孩子自己來決定,讓孩子感覺到他是有自主權、被尊重的,而不是總是在被動做事情。
五:睡前制造快樂親子時光
我家哥哥喜歡畫奧特曼,我家弟弟喜歡下象棋。哥哥或者奶奶陪弟弟(因為我真的不會哈哈),我陪哥哥畫畫。
這些事情不僅可以促進親子感情,還可以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真的不錯。
當然,利用這些時間陪孩子看看喜歡的書也是不錯的選擇,親子共讀任何年齡段都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