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小孩亂吃東西(兩歲寶寶吃東西亂扔)
導讀:對于嬰幼兒階段的孩子來說,很多成年人的生活經驗對他們并不適用。生活中很多司空見慣的習慣往往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甚至危及生命。
安全意識的培養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部分之一,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會講到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包括孩子的行為安全,網絡使用安全意識,防火,防水,防電,交通安全等等,這些都是要每一個父母必須教會孩子的安全意識。
筆者前段時間讀到一則新聞,一位名為琪琪(化名)的2歲小女孩一邊哭鬧一邊拒絕吃飯,媽媽只能連哄帶騙趁著琪琪不注意的時候趕緊往嘴里塞一口粥。就在即將吃完飯的時候,琪琪突然開始劇烈的咳嗽。
起初家人以為是吃飯時哭得太厲害,咳嗽也是正常的。但很快就發現,琪琪的臉色已經從紅潤變得發紫,聲音逐漸減弱,很明顯是呼吸道被阻塞了。家人立刻送琪琪去醫院,經過搶救后總算保住了性命。但醫生告訴琪琪的父母,如果晚送到醫院幾分鐘,孩子就沒氣了。
醫生隨后告知,孩子是因為被粥里的黑豆卡住了呼吸道,造成了呼吸道異物阻塞。孩子小的時候盡量避免食用顆粒較大的食物,比如堅果、花生仁,甚至包括糖果等相似的形狀、大小的食物。尤其在孩子哭鬧,而且情緒還沒有得到平復的時候,由于呼吸較為急促,更不應該在這個時候給她喂飯。
孩子被堅硬的食物卡住呼吸道是非常常見的事故之一,這非常容易造成兒童窒息。而且不幸的是,很多情況下,這往往意味著嚴重威脅到孩子的生命。所以在平時,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到以下這些容易被忽視的細節,這都可能讓你的孩子陷入危險之中。
一、不良進食習慣
不良的進食習慣是孩子被異物阻塞呼吸道最常見的原因。盡管孩子的牙齒已經成形,但咀嚼和吞咽功能并不像成人一般完善。對于較為堅硬的食物,孩子并不會像成人一樣嚼碎了再咽下去,這是兒童容易受到呼吸道阻塞的主要原因。
盡管在正常情況下,孩子并不經常被食物阻塞呼吸道,但不良的進食習慣會大大提高這一風險。比如躺著吃飯,邊玩邊吃,哭鬧或大笑時吃飯等等,這都是需要父母注意的細節。
二、嘔吐造成呼吸道堵塞
兒童的體質相對較弱,生病是難以避免的事情。有時一些腸胃疾病會引起嘔吐的現象發生,而嘔吐物也有堵塞呼吸道的風險,這一點對于成人和兒童都一樣。但不同的是,成人一般情況下可以得當處理,咳出異物,而兒童往往會通過吸氣讓堵塞越來越嚴重。
通常情況下兒科醫生會建議,在孩子發生嘔吐的時候,避免讓他們的頭部低得太厲害,這會大大降低嘔吐物阻塞氣管的風險。
三、異物吸入
對于小一點的孩子來說(15個月以下),用嘴去嘗試新鮮事物是他們的天性。這個時候他們可能會去“嘗一嘗”任何可以塞到嘴里的東西,甚至會吞下。而最危險的當數花生般大小的物體了,這正好可以卡住寶寶的呼吸道。
所以在孩子還處于用嘴認知世界的階段時,一定不要讓他們去接觸這類物體,防止出現危險。
相對來說,1歲以內的孩子發生呼吸道阻塞窒息的概率相對較高。如果發生了這種意外,而且距離去醫院需要較長的時間的話,父母必須知道一些急救措施,給孩子爭取時間。
一、判斷是否是呼吸道阻塞
呼吸道阻塞一般表現為喘不過氣,哭不出聲,臉色發紫。如果出現了這種狀況,首先立刻撥打急救電話,注意觀察孩子是否能夠自行咳出異物。如果2分鐘內仍然無法咳出,需要立刻采取搶救措施。
二、海姆立克法
海姆立克法是針對兒童呼吸道阻塞造成的窒息最有效的解決方法之一。首先將孩子面部朝下放在自己的大腿上,讓他的頭部下垂,直到低于身體高度的位置。一只手支撐孩子的頸部,另一只手在背部肩胛骨之間用力拍打。每拍打5次之后檢查一下孩子是否將異物吐出。如果仍未能咳出異物,將孩子翻過身來,面部朝上。用手在胸口凹陷處與肚臍之間的中點位置快速按壓5次,再重復上述動作,直到異物被咳出為止。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在孩子被異物堵塞氣管時,父母必須保持冷靜,首先撥打急救電話再自行搶救,切不可盲目著急耽誤了搶救時間。希望每位家長都能提高安全意識,多關注孩子的安全隱患,讓孩子健康成長。
對于避免孩子窒息的風險,您還有什么好方法嗎?歡迎留言分享您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