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孩子的安全意識,這兩點需要注意!(家長們注意孩子的安全)
家長們平常都會教孩子一些安全常識吧!比如不要亂跑、不要給陌生人開門……
安全意識的培養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部分之一,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會講到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包括孩子的行為安全,網絡使用安全意識,防火,防水,防電,交通安全等等,這些都是要每一個父母必須教會孩子的安全意識。
但是孩子在真的遇到安全隱患的時候,會不會想起來家長的叮囑,能不能做到保證自己的安全呢?
綜藝《不可思議的媽媽》中,節目組對孩子們進行了一場安全演戲。
演戲之前,每個媽媽都叮囑過孩子,但在獨自面對節目組安排的人時。
有的孩子毫不猶豫地給陌生人開門、有的孩子跟著陌生人去找媽媽,5個孩子中,只有蔡少芬家的兩姐妹和一位素人嘉賓的兒子完成了挑戰。
可見,光是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孩子,不一定有用哦!
那么,家長要如何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呢?
1、提問法
提問法顧名思義,就是設置一個問題,讓孩子回答。
比如:“有大人向你求助,你要幫忙嗎?”、“玩滑梯時要注意什么?”……
或者給孩子講一個關于安全的小故事,然后問他:“如果是你你要怎么做?”
這樣經過孩子自己思考、選擇出來的答案,往往會執行得更到位,而且家長也可以趁機教孩子一些安全常識,比如大人的能力比小孩子強,一般不會找小孩求助……
而且這個過程中,我們不需要說孩子哪些方法是錯誤的,而是可以用“那如果……怎么辦?”讓他自己思考,這樣孩子更容易接受。
2、教孩子學會拒絕別人
很多小朋友,也不是完全沒有安全意識,但是他們比較心軟又害羞,不會拒絕別人,很容易落入壞人的圈套。
所以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拒絕別人不是錯,只要你不想做的事情或者覺得不安全,隨時可以拒絕別人。
3、輕度嘗試法
對于生活中的很多安全隱患,家長可以讓孩子嘗試一下。
比如摸一下熱水杯、猜一下隨地亂放的玩具……
有條件的話,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孩子在嘗試過后會更了解各種危險帶來的后果,更容易記在心里。
4、模擬法
模擬法就是利用繪本故事、情景劇等方式,一家人陪孩子玩“過家家”的游戲,讓孩子能全方位地感受各種危險,提升安全意識。
尤其是在看過一些安全繪本之后,孩子可能短暫的理解了一些安全常識,這時候再陪孩子演一演,他會記得更清楚,萬一真的遇到危險也不會慌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