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是坎,初二爬坡(初一是個坎初二是個坡家長感悟)
“初一要過坎,初二要爬坡,初三要登頂,拼不過很可能無緣高校,自毀前程。”初中是孩子一生中,問題最多的時期。一句經驗之談,說出了爸媽的心聲。
初高中學習是孩子處于青春期的階段,也是孩子學習當中最關鍵的六年,因為它涉及到了中考與高考,左養中學教育賴頌強再講孩子的學習方法和考試心里調節的直播課里,系統的講解到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效率,提升考試時候的心理素質,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凡是陪伴孩子走過初中的爸媽,大都會感慨:孩子初中這三年,比小學那六年,要難熬太多了!
連爸媽都要不斷學習,加緊精進,才能更好地引導教育孩子,護孩子周全。孩子上小學時,爸媽從不操心,但上了初中,卻心累不已。
有位寶媽留言說:女兒上初中時,最開始的表現不錯,在初一階段成績也挺好。可是,到了初二期中考試后,女兒卻突然愛發火了,脾氣變得很壞,經常在家里摔東西,很不樂意聽我說話。
有幾次早晨,女兒還把自己蒙在被子里,說什么都不肯去上學,總是跟我講:“媽媽,我不想讀書了,不想考試。”
這位寶媽遇到的情況,很多媽媽都遇到過吧?很多孩子在小學階段中,從沒有出現過的情緒,都在初中時突然間冒出來了,這讓爸媽們措手不及。當爸媽發現,孩子壓力大、焦慮、痛苦、迷茫,不知所措時,爸媽也會跟著上火心急。
可是,每個孩子都可能會有這樣的階段,孩子挺不過去,未來就會破滅,身為爸媽除了幫孩子強大,并沒有別的好辦法!
初一要過坎,初二要爬坡,初三要登頂!決戰中考也要看家長的本事
初一是過渡期,過“坎”要特別用心
從小學升到初中,孩子會接觸到新老師、新同學、新環境。同時,孩子的身體發育也到了關鍵期,需要補充更充分的營養和能量。心理方面,初中也是情感問題的高發期,孩子容易在交友、早戀等方面,出現問題。
哈醫科大學心理學教授王敏,通過實驗研究表明:初中階段的孩子可塑性強,是接受教育、指導、引導的關鍵時期。
因此,這也是對爸媽的一項新挑戰,爸媽要比孩子在小學階段,付出更多的細心耐心,多替孩子準備營養早餐,多關注孩子的學習和心態,方方面面都要照顧到位。
同時,也要要求讀初一的孩子,配合爸媽的家庭教育工作,用心做好這兩點:
1重視新增課程的學習,打好初中三年的基礎
初一有很多新增的課,孩子根本沒接觸過,學習起來會有吃力感,課程門類一下子增加到八九門,內容又加深了,孩子學起來有點費力。需要多花些時間,下點功夫多預習和復習。
2要求孩子,上課必須認真聽
課堂時間的有效利用,能夠讓孩子事半功倍,抓住課堂的45分鐘,孩子就可以少花時間在課外補課了,線下學習也能省點力氣。爸媽要囑咐孩子,做好課堂筆記,獨立思考,不懂就問。
初二是分化期,爬坡階段絕不能松懈
在初二階段,孩子成績上的分化十分明顯,情緒上的波動可能也會很激烈,爸媽要是不能幫孩子進行整體把握,后果可能是孩子成績上滑坡、行為上出錯,變差變壞。尤其是在學習方面,極容易出現兩極分化。
一般來說,初一的題目類型,都是簡單不費腦的,但初二卻不一樣了,英語和數學、語文三門功課,就像是大山一樣,有的孩子稍不用心,就很容易嚴重偏科了。
因此,在初二期間,爸媽最該做的事,就是提醒孩子,現在已經進入了特殊階段,務必要多加重視,不要讓“初二現象”太明顯了,成績下滑太快了。不然,會影響到初三的成績,甚至是耽誤考上重點高中。
初二爬坡階段,孩子要這樣做:制定可行性的學習目標,比如,未來考哪所重點高中,要努力達到多少分數。
有了一定的學習動力,再幫孩子打造適合他的學習方法,比如,提升數學成績,要每天熟記公式,多做練習題等。按照這些規矩執行,就能為初三的決戰做足準備了。
初三是沖刺期,想登頂就得挑戰高分
初三階段,就是孩子初升高的關鍵了,在這階段里,孩子要全力以赴打拼了,不然就會被淘汰掉。沖刺期,孩子要對初一初二的知識,進行鞏固和提高。還要對新學習的知識,牢記于心。
這階段的考試比較多,在孩子考砸時,爸媽要幫孩子建立自信心,鼓勵孩子在劣勢科目上下苦功夫,監督孩子落實學習任務,做孩子的后備軍!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初三時,孩子的思想工作特別難做,一些孩子青春萌動,情感叛逆,容易不服管教,跟爸媽產生隔膜,耽誤學習。所以,爸媽也要跟著孩子的狀態走,變身為孩子的“心理醫生”,幫孩子解除困擾,讓孩子把專注力放到學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