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在陪伴孩子的方法(家長如何陪伴教育孩子)
我經常聽到一些家長這樣抱怨自己孩子的學習,
初高中學習是孩子處于青春期的階段,也是孩子學習當中最關鍵的六年,因為它涉及到了中考與高考,左養中學教育賴頌強再講孩子的學習方法和考試心里調節的直播課里,系統的講解到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效率,提升考試時候的心理素質,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我的孩子學習就是不積極,怎么說都學不進去。”
“三心二意,心思就不在學習上,拖拖拉拉浪費時間,必須要在他身邊盯著。”
“孩子從不獨立思考解決難題,遇到不會的題目第一反應就是問大人或者上網搜答案。”
“好像學習對他來說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我們從這些話語中可以看出現在家長對孩子學習的焦慮與重視,但從中也可以看出有些家長一旦發現孩子在學習上有一點分心就會焦慮,沒有了解實際情況對孩子就是批評指正。其實這種陪伴孩子學習的方式是錯誤的,是不利于孩子的學習效率和心態的。
關于陪伴孩子學習,檸檬發現不少家長都有這樣一個習慣:在孩子學習時,關了手機,不看電視,安安靜靜地坐在孩子書桌旁,看著他寫字做題,直到孩子作業寫完,仿佛自己就像孩子的同學一樣。這一類家長陪伴孩子學習的作用主要體現在“為孩子做伴”和“輔導孩子完成作業”上。可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不同,具體要根據孩子的個體差異、學習習慣的養成及進步情況來確定。所以陪伴也是有方法技巧的,那怎么樣才能使“陪”發揮出最佳效果呢?下面我就來分享幾點家長陪伴孩子學習的小妙招:
一、對孩子保持耐心,不要輕易地打斷孩子的學習。
很多家長習慣性的在孩子寫作業時,盯著他寫的每一個字,做的每一道題,一旦孩子寫錯了就立馬大聲呵斥,督促孩子立馬改正,直到孩子寫對。其實,這種方法是錯誤的,很多時候,家長將全部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會讓孩子感到緊張焦慮,害怕寫錯一道題就招來批評,無法全神貫注的寫作業。
家長可以換一種做法,比如讓孩子獨立地完成作業,等孩子寫完后,讓孩子檢查一遍是否有寫錯的題目,之后,家長可以進行二次檢查,找出孩子沒有發現的錯誤。但家長也不要替孩子去改正,可以引導孩子自己翻閱書本,熟悉知識點,總結出正確的答案。如果孩子實在想不到正確答案,家長再當的給孩子進行解答。
二、引領孩子進行親子共讀
在我們小的時候沒有那么多的網絡設備,看書成為了一大樂趣,而現在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短視頻和手游充斥在孩子們日常的生活里。于是有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迷上了刷視頻玩游戲,也用刷視頻代替了看書,要知道短視頻和碎片化的內容會使孩子們思考產生惰性,比不上書本能帶給孩子的想象力和思考力,所以讓孩子從小養成熱閱讀的習慣尤為重要。親子共讀是培養孩子閱讀興趣,提高孩子語言能力,對孩子進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徑。吉姆·崔利斯的《朗讀手冊》上有這樣一段話“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珠寶與一柜柜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親子共讀不但可以拉近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距離,還可以讓孩子體會到父母對自己愛,從而產生幸福感。對于孩子來說,正確的親子共讀方式還可以讓他們對閱讀產生興趣,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在拓寬孩子視野的同時還能豐富他們的內心世界。
另外,父母們都希望孩子能有一個好的學習氛圍,但不一定每天都有時間陪伴孩子一起學習,所以父母幫助孩子養成獨立學習的習慣也是很重要的。父母在平時可以多對孩子進行肯定和鼓勵。比如,每當孩子獨立完成了作業,家長可以表揚和鼓勵孩子。讓他越來越有信心獨立完成作業,他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會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