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撒謊什么原因(孩子為什么愛撒謊孩子撒謊背后的心理)
孩子一旦撒謊,父母如臨大敵:這么小就撒謊,長大了怎么辦?對于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家長開始質(zhì)問甚至打罵孩子,希望通過暴力讓孩子以后不撒謊,知道撒謊是不對的行為,但是這真的有用嗎?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zhì)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yīng)該承擔的,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tǒng)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tǒng)的講解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yīng)社會。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孩子愛撒謊有這么五個原因:
1. 保護機制
當孩子犯錯誤后,說真話反而受到懲罰時,出于對自我的保護,以及趨利避害的本能,在下次犯錯誤時,就會選擇撒謊來討父母的歡心。比如,孩子打碎了一個昂貴的花瓶,告訴家長是自己不小心打破的,并真誠道歉。然而家長卻一直揪著花瓶碎了這件事責罵孩子,甚至是毆打孩子,而忽略了孩子真誠道歉這一值得肯定的行為。
2. 習得習慣
有些父母并不重視和孩子之間的約定,答應(yīng)過孩子的事情總是辦不到,然后就找各種理由搪塞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就習慣了這樣的方式,不覺得撒謊有什么不對。
3. 報復行為
有的孩子在父母偶爾不遵守諾言,又沒有向自己解釋或表達歉意的時候,內(nèi)心會產(chǎn)生一種“我也要這樣做”的報復心理,于是就會找個時機向父母撒謊,讓父母也嘗嘗被欺騙的滋味。
4、滿足父母過高的期望和要求
父母打罵、斥責、嚴厲懲罰的教育方式,會造成孩子的恐懼心理,他們就會選擇“謊報軍情”和“報喜不報憂”的策略來迎合父母的需要。
5、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孩子往往會用自吹自擂的方式來獲取他人的注意或贊賞,尤其是自我價值感不太高的兒童,他們特別容易出現(xiàn)夸大性的謊言。
其實,撒謊≠壞孩子,父母無需過度反應(yīng),傷了孩子,也傷了親子關(guān)系。所謂的“撒謊”,只不過是孩子的另一種表達方式,一種更能引起父母注意的表達方式。
為人父母,我們需要做的不是一味批評孩子說謊,而是透過謊言,聽到孩子內(nèi)心的真實話語。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撒謊了,父母不要緊張,找出撒謊的原因,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意見,從自己做起,為孩子做個良好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