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到突發事件如何應對(面對幼兒突發事件如何做好家長工作)
案例一
安全意識的培養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部分之一,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會講到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包括孩子的行為安全,網絡使用安全意識,防火,防水,防電,交通安全等等,這些都是要每一個父母必須教會孩子的安全意識。
明明想要學騎自行車,和媽媽約好放學后在公園練習騎自行車,可由于公園太大,她們沒有找到彼此,就這樣媽媽找明明,明明找媽媽,轉了幾圈后,媽媽找到了明明,媽媽看到明明摔倒在路旁,人在旁邊哭泣著,車子也倒在了明明的旁邊。
當家長們遇到這種突發事件時,大部分家長都會責備孩子:你去哪了,為什么亂跑?被別人拐跑了怎么辦?有的家長怕孩子遇到危險,為了想給孩子一個教訓,甚至會動手打孩子,這是大多數家長遇到這種突發事件的處理方法。那我們就來看看明明的媽媽是怎么做的。
媽媽看到明明后,把孩子緊緊地抱在懷里,先讓孩子大聲地哭訴,給孩子安全感。當孩子穩定情緒時,我們再和孩子談心,剛才發生了什么事?然后告訴孩子以后遇到這樣的情況不要慌,在沒有任何通訊設備,聯系不到家長時,孩子可以找公園的管理人員、保安叔叔幫忙給爸爸媽媽打電話,必要時可撥打110求助。
案例二
浩浩不小心打碎了媽媽最喜歡的花瓶,孩子嚇得不敢出聲,緊張得不知所措。
面對這樣的事情,大多數家長都會很氣憤,甚至會打孩子一頓,孩子不僅飽受皮肉之苦,還會嚇得哇哇大哭。但是,浩浩的爸爸卻不是這樣做的,他會走過來對孩子說:“你怎么樣?受傷了沒有?”
(關心孩子,會讓孩子有安全感,當孩子有安全感的時候,就會和家長說出實情,不會撒謊。)
之后他又問:“剛才發生了什么事呢?”浩浩說:“我剛才想去拿東西,不小心把花瓶碰倒了。”爸爸說:“這的確是一場意外,可這是媽媽最喜歡的花瓶,我們怎么和媽媽解釋呢?”
(雖然孩子打碎花瓶是一場意外,但是也要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讓孩子去想怎么解決問題,我們要相信孩子的能力。)
很快,浩浩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浩浩說:“我們去超市挑一個一樣的花瓶給媽媽賠償。”爸爸說:“這真是一個好主意!你太棒了!”
(孩子能試著解決問題,家長要及時鼓勵。)
接著爸爸又問:“我們是還隱瞞實情?還是要告訴媽媽真相呢?”浩浩說:“如果告訴媽媽,怕媽媽發火。”爸爸說:“我們應該告訴媽媽實情,想讓媽媽能接受這件事,我們可以給媽媽買一個禮物送給媽媽,這樣她不僅不責備你,反而很開心。”
(當孩子不知道該怎么做時,家長要及時引導,教育孩子怎么做才是正確的,而不是選擇逃避。)
孩子高興地說:“好啊!我們買一個馬克杯送給媽媽吧!”爸爸說:“好啊,媽媽一定會喜歡你的禮物的!”
(同樣的教育方式,把問題交給孩子來解決,家長只要正確引導并及時鼓勵孩子。)
總之,在孩子出現突發事件時,家長要選擇恰當的方法妥善處理,要正確引導孩子該如何去做,而不是粗暴地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