拽孩子耳朵流鼻血咋回事(揪耳朵會不會導致流鼻血)
安全意識的培養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部分之一,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會講到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包括孩子的行為安全,網絡使用安全意識,防火,防水,防電,交通安全等等,這些都是要每一個父母必須教會孩子的安全意識。
寶媽們,孩子如果流鼻血了,你會怎么做?
關于止鼻血,很多家長可是經驗豐富,而且方法也是五花八門:
“我小時候流鼻血,我媽就讓我抬頭,抬一會兒就好了。”
“我兒子流鼻血,給他塞點兒衛生紙壓一壓就止住了。”
“流鼻血最簡單的就是捏鼻子,捏一會兒把流血的地方堵住就行了。”
家長在遇到孩子流鼻血的情況時,往往會根據自己小時候的經驗來對付,父母當時是怎么處理的,那么自己也就記住了,不管到底對不對,自己如果用起來管用,那么就會認為是對的。
等到自己長大身為父母,自然而然就會沿用小時候的方法對待自己的孩子。但其實,有的土方法不僅沒有用,還容易發生危險。
★孩子流鼻血還在揪耳朵?
有一次帶孩子在樓下玩兒,遇到了鄰居晨晨和媽媽在踢球,當時晨晨跑得有點快,摔了一跤,臉著地了,結果突然流起鼻血來。
晨晨當時就嚇得哇哇大哭,而她的媽媽趕緊去捏晨晨的耳朵并且仰起她的頭舉起兩只手,看到這個奇怪的姿勢,有人問道:“這樣是做什么的?”
晨晨媽急切地說:“流鼻血,舉手仰頭捏耳朵,一會兒就好了,我媽就是這樣對我說的。”
幾分鐘過后,鼻血還在一直流,而且晨晨像是被嗆到了,突然咳嗽了起來,由于氣壓突然增大,鼻血便噴了出來,嚇得晨晨媽媽慌了神。
我們建議讓她先按壓把血止住再說,于是晨晨媽媽趕緊帶孩子回家去了。
★孩子流鼻血,這個動作很危險
很多家長在看到孩子流鼻血之后,往往第一反應是讓孩子趕緊仰頭,認為把頭仰起來,血就不會流出來了,但是,這個方法可能會引起鼻血倒流到咽喉部位。
如果量不大,那么孩子會咽進去,有的會出現惡心、嘔吐等反應;
而如果量大,流速快,那么孩子很容易被嗆到,亦或者一旦血液凝固成塊,嚴重的可能引起窒息,是非常危險的。
也有一些家長會聽信土方法,用捏耳朵來止鼻血,雖然這個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需要按壓到相對應的穴位,日常中,家長往往是隨意按壓,所以效果并不大。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突發狀況,如果不了解正確的方法,那么容易推遲最佳急救時間,從而發生危險。所以,家長要提前掌握一些生活小技巧,一旦遇到問題,可以很快沉著應對。
?流鼻血的正確做法,父母要學起來
●低頭
流鼻血不要仰頭,而是要輕微地低頭,讓鼻血可以順勢流下來,防止倒流被嗆到。
●捏鼻翼
讓孩子的身體略微前傾,然后用拇指和食指緊捏住鼻翼兩側,靠近鼻中隔的位置用力按壓。
中途不要抬手,防止血液沒有凝固,鼻子一動又出血。而這樣通過按壓的方式,可以起到止血的效果。
哪一側流血就按壓哪一側,讓另一側保持呼吸暢通,如果兩側都流鼻血,那么在按壓時,要讓孩子用嘴呼吸。
按壓法一般來說10分鐘左右就可以止住了,如果長時間還沒有止住,那么就要及時就醫檢查,避免拖延時間。
●填塞物塞鼻
如果家長此時沒有那么多時間按壓,那么也可以塞一些無菌棉球到鼻腔內出血的位置,這樣也是一種按壓的方式。
●冰袋冷敷
如果鼻出血量少,也可以用冷敷來止血,如果家里有冰袋或者冰鎮的飲料,可以拿來敷在兩眼中間的鼻根部位置。
冰敷可使血管收縮,達到減少出血量的作用。
★找到原因很關鍵
雖然了解一些止鼻血的方法是家長必須具備的技能,但是,找到孩子流鼻血的原因也是更重要的。
如果孩子經常流鼻血,容易出現貧血、休克、細菌感染、鼻黏膜受損等問題,所以,家長要幫助孩子預防流鼻血,提高孩子的抵抗力。
平時注意要讓孩子多喝水、不要用臟手摳鼻子、防止鼻子被碰撞到等等,都可以有效防止鼻出血的情況發生。
但是如果孩子經常無故出鼻血,那么家長就要引起重視了,及時帶孩子檢查,弄清楚原因,以免耽誤治療。
辣媽語錄:
孩子日常流鼻血,雖然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很多家長的做法卻是糊弄的,不僅方法不對,而且還不利于孩子的身體發育。
所以,家長提前掌握一些生活小技能,在特殊的時候就能派上用場了。
家長們,你有遇到過孩子流鼻血的情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