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不管是為了成全自己“小攀比”心理還是真的希望知識改變命運,孩子的學習成績一向是家長們最關心的事情。當孩子成績沒考好的時候,家長們會很氣憤,怒其不爭,就會吼孩子,有的家長甚至會打孩子。
初高中學習是孩子處于青春期的階段,也是孩子學習當中最關鍵的六年,因為它涉及到了中考與高考,左養中學教育賴頌強再講孩子的學習方法和考試心里調節的直播課里,系統的講解到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效率,提升考試時候的心理素質,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殊不知,孩子身體有幾個部位是不能隨便打的,輕者會受傷,重者甚至會出現生命危險。
孩子成績考了全班倒數,父親怒打孩子頭部引發癲癇
黑龍江哈爾濱的一個孩子的成績考了全班倒數,爸爸知道以后氣急之下打了孩子的頭部,誰知道就傷到了孩子大腦引發癲癇。
現在孩子在家休學,癡癡呆呆,母親在醫院掩面而泣,父親也自責不已!
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就是因為父親的一時沖動毀了,孩子今后的人生道路不知道如何走下去,父親估計也會生活在內疚和自責之中。
父母再生氣也不要打孩子這4個部位
孩子調皮搗蛋是天性,孩子的身體也很脆弱,有四個地方是不能隨便打的,很容易對孩子造成傷害,家長們要牢記。
1、打屁屁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屢教不改,一定要打疼了才能讓他們知道錯誤,而屁屁皮厚肉多,打得痛又不會傷筋動骨,是最安全可打的部位。
其實不然,記得法國通過的一項“反日常教育暴力法”嗎?也被民眾稱為“禁止打屁股法”。推動該法案的,竟是一名離去的9歲小男孩。就在法案出臺前一個月,這名男孩被家人活活打死。
男孩不愿意寫作業,被哥哥暴打,他的媽媽不在現場,但也鼓勵和支持哥哥:認為孩子不聽話就得打??粗傺僖幌⒌牡艿埽泻⒌母绺?、姐姐終于叫來了救護車。然而,等不及送上車,小男孩已經停止了呼吸。
男孩的死,將他的哥哥、姐姐、爸爸、媽媽,全部推上了審判臺。法國因此也成為世界上第55個把禁止打屁股寫入法律的國家。
另外,根據國外醫學解釋,屁股上的肌肉豐厚,打擊時容易造成肌肉組織分裂,肌肉可能會受到損傷。從而可能會釋放肌紅蛋白,肌紅蛋白進入血液循環后,流經腎臟的時候,會損害腎小管,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
2、打頭部
人的大腦由柔軟的脂肪組成,布滿豐富的神經元組織。突然而來的震動,會引起大腦的脂肪晃動,碰到堅硬的頭骨,就很容易使這些神經元拉伸或者斷裂,從而引起頭部創傷。
據醫學觀察性研究發現,在急診科頭部受到輕微創傷的兒童中,會伴隨意識喪失、頭皮血腫、嘔吐和頭痛等癥狀;嚴重的頭部創傷還可能會引發腦損傷,甚至死亡。
3、打臉部
打臉,一方面外傷容易導致面部皮膚出現血腫,從而引起紅腫、疼痛;另一方面,孩子也和大人一樣需要面子,打臉極易傷害孩子的自尊。
其次,因為孩子臉小,家長的大巴掌,力度過大容易誤傷其他器官,如鼻梁、太陽穴、耳朵,從而導致孩子流鼻血、暈厥、耳鳴等問題。
4、打耳朵
耳朵也是人體極為敏感的器官,隨便一掐,就能讓人痛得“哇哇”求饒。這是因為,耳根皮下重疊分布著各種神經。
掐耳朵,不僅容易導致耳根撕裂,而產生的劇烈疼痛感,還可導致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呼吸急促,嚴重的還會使人昏厥。
孩子不聽話,到底該怎么管教呢?
其實,每個家長心里都明白打孩子是不對的,但是大多數父母都控制不住。在《正面管教》一書中,提到一個概念——time-out,“積極地暫停”,它不屬于“讓孩子遭受痛苦”的懲罰,而是先平復情緒后處理問題。
面對拒不認錯的孩子,不妨先讓他回房間安靜10分鐘,等孩子情緒平復了,再和他講道理。
同時,當父母生氣想要打人時,也需要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不妨在內心從1數到10,告訴自己先冷靜;或者離開現場,到另一個地方5分鐘,打孩子的沖動可能就減少了50%。
其實,孩子犯了錯也有自知之明,但是父母的大聲呵斥可能會嚇到孩子,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才會有那么多拒不認錯的孩子。
而低聲調則表達了對孩子的尊重和信任,給孩子傳遞一個平和的態度。相當于告訴孩子,“我們只對事,不對人”,那么,孩子也學會把焦點放在錯誤本身,更理智、誠實地看待自己。
孩子和大人一樣,需要被尊重!
不可否認,有時候孩子太調皮,需要使用懲罰手段才能達到效果。但是,懲戒只是管教方式,而不是父母的情緒發泄。事先在家中立好規矩,家庭成員中無論誰違反了規矩,都必須接受相應的懲罰,父母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好榜樣,這樣才能讓孩子變得優秀。
結語
悲劇往往是在長期的習慣模式中,一觸即發。愛之深,責之切。沒有哪個父母不是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愛的過程中,往往最容易忽略孩子的感受與需求,而將沖突歸咎于孩子。
真正的愛,不是一直對孩子說“為了你好才要你改”,孩子需要的,只是一個簡單的擁抱和尊重。所以,請在孩子面前,收起憤怒,收起控制,用更理智和溫柔的愛,給孩子一個健康美好的童年。
【話題討論:孩子成績倒數,爸爸這一動手給孩子造成終生倒數,孩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該如何走下去呢?一個孩子的學習成績再怎么重要,也比不過一個健健康康的孩子,家長們,你們認同這句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