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人生中大多會經歷3次“叛逆期”,第一次是2-3歲的幼兒叛逆期,第二次是7-9歲的兒童叛逆期,第三次便是很多人都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叛逆期的孩子,最大一個特點就是:難管。TA們很有自己的想法,不喜被人管教,作天作地,時常把人氣得兩個拳頭都捏緊了。
那么面對處于叛逆期的娃,父母究竟怎么做才能讓娃“聽話”又不傷害親子感情?搞清楚這個問題之前,或許我們首先要弄明白叛逆期的娃到底在經歷了什么。
叛逆,或許并非刻意挑釁
2-3歲時,寶寶的大腦迎來了人生中又一個高速發展期,小腦袋中會冒出各種奇奇怪怪的想法,他們對外部世界充滿了好奇與探索欲。
同時,這個時期TA們的自我意識開始萌發,凡事喜歡自己做主。
看到地上有個洞,就忍不住想要伸手進去探個究竟;拿到一張紙,會忍不住揉來搓去;看到一件新鮮事物,也會好奇地研究上半天……
這個時候,他們的行為完全被小腦袋中突然冒出來的奇奇怪怪的想法支配著,有時候難免就會讓人覺得有點“作”,比如:
大夏天的,非要穿毛絨拖鞋;
不讓TA摸插座,TA死活就是要拿手去捅;
進電梯非得自己摁,不然就撒潑哭鬧;
……
每每這個時候,真想把ta們好好揍一頓,教教他們該如何做人。
生氣歸生氣,但真的沒必要跟娃較真,因為這一切可能并非出自他們本意。
大夏天穿毛拖鞋不是孩子故意搗亂,而只是他們對毛絨拖鞋感到好奇,單純地想要穿一下,感受毛絨拖鞋穿上腳的感覺,而對于毛拖鞋該夏天穿還是冬天穿,他們并沒有概念。
他們并非刻意挑釁父母,而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世界和認識自我罷了。
該拿叛逆期孩子怎么辦?
搞清楚孩子叛逆的原因之后,接下來就是跟他們斗智斗勇的時刻了。
面對叛逆期的娃,“用強”是最不可取的方法,因為這就像是跟彈簧施壓,你越用力孩子對抗力也就越強。
或許我們可以試試這個思路:以柔克剛。
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也希望能夠通過自己去解決問題,在Mommy看來這是好事。但難點在于他們的想法并不成熟,一些行為可能會對自己以及周圍的人造成傷害。
那么作為家長我們要做的就是,在保證安全和不會對別人造成困擾的前提下,支持孩子的想法,讓孩子自己做主。
比如孩子大夏天想要穿毛絨拖鞋這事,既不會對別人造成困擾也不會危及孩子的安全,那就干脆放手讓孩子去做吧,熱得受不了的時候,他也就明白了天熱時不適合穿毛絨拖鞋的道理。
對于孩子想要摸插座這類危險行為,無疑需要我們態度堅決地制止,但我們也要耐心地跟孩子說明原因,不然反而可能激發他們的逆反心理,你越制止他們越想做。
對待叛逆期的孩子需要更多的理解、包容和耐心,這是他們成長路上的一次跨越,雖然姿態或許有些笨拙,可越過去就是一次華麗的轉變。
作為父母,我們能給他們的最大支持就是愛與陪伴,以及正確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