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叛逆怎么辦?這六招(如何教育六年級青春期叛逆孩子)
俗話說:“半大小子,氣死老子。” 這說的就是青春期的孩子。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發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有詳細的講解,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如何系統的去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這是每一個家長必學的課題,家長你認可嗎?
青春期,一般是指11、12歲到18、19歲的階段,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通常正在上中學,最大的特點就是敏感、叛逆,所以也有人把這個時期稱為“叛逆期”。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么會叛逆呢?發展心理學認為,青春期最重要的發展任務是建立自我同一性(簡單說就是自我確認:我是誰?我未來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我最看重的價值是什么?),而叛逆正是他們探索自我、建立自我同一性的途徑。如果孩子一直都很聽話順從,一點不叛逆,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稱為“同一性早閉”。這樣的孩子將來往往缺乏主見和創新意識,害怕改變,喜歡回避生活、工作中的壓力和挑戰,遇到挫折時,也更容易喪失目標和信心。
看到這里你是不是開心多了?是的,青春期叛逆不是壞事,關鍵是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渡過這個困難時期,順利進入下一個人生階段。
今天,我就教給你與青春期孩子正確相處的“六字秘訣”。
一、尊重
這里的尊重有兩方面的含義:
一方面是指家長要尊重生命的成長規律。孩子和父母的關系就是從依賴逐漸走向獨立的過程,青春期的叛逆恰恰是孩子向家長發出的獨立宣言。如果你還像小時候一樣對待他,凡事都要聽從你的安排和指令,整天嘮嘮叨叨,他當然要反抗了。
另一方面是指要尊重孩子的選擇,不要把你的價值觀強加給孩子。下面這些話聽起來是不是有些耳熟?
“你都交的什么朋友啊,小心他們把你帶壞了,以后不要和他們來往了!”
“看看你買的那些衣服,跟破抹布差不多!”
“你天天盡鼓搗些沒用的,那玩意兒能當飯吃?”
家長對孩子說這些話,就是在否定他的眼界、他的審美和他的理想,一句話:否定孩子的自我。總之,類似這樣的話會極大地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你說他能不和你急嗎?
二、傾聽
我們家長最大的毛病就是沒有耐心聽孩子把話說完,孩子剛說一句不合心意的話,家長就開始評判、責備、講道理,甚至生氣。
比如孩子說:“我不想去上學了!”家長聽了立刻暴跳如雷:“小小年紀,不上學你干什么?想挨揍呀?”這時候,孩子要么和你頂嘴,要么就關上門和你冷戰。
其實,家長可以多點好奇心,問問孩子到底發生了什么。“能具體說一下你的想法嗎?” “然后呢?” “接下來呢?” “如果不上學,你對以后有什么打算?” “這個問題還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呢?” “你希望我做些什么呢?”
你看,當你這樣問的時候,孩子才能告訴你他的心里話,你才有機會了解他遇到的困難,和他共同想辦法解決。
三、引導
當家長了解清楚了孩子面臨的問題后,就可以根據孩子的叛逆類型作出相應的引導。
對于暴躁型的叛逆孩子,家長一定不能有憤怒情緒,否則他比你情緒更激烈;對于沉默型叛逆的孩子,家長要有極大的耐心,慢慢和他溝通;對于陽奉陰違型的叛逆孩子,家長要做到表里如一,讓孩子感受到你的真誠。
還有呢,家長不要誤以為引導就是講道理說服孩子接受你的意見,而是要啟發孩子能夠多角度看問題,學習換位思考和辯證分析,避免片面、偏執、自我中心和絕對化思維。
比如孩子使用手機這個大難題,家長就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手機給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帶來哪些好處?又有哪些弊端?如何合理使用手機?還可以一起分享有用的APP、好的公眾號文章和有趣的圖片視頻,交流閱讀心得……到最后,或許手機會變成促進你們學習成長的工具。
“尊重、傾聽、引導”這個六字秘訣你記住了嗎?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請在討論區留言分享給大家吧!也歡迎你關注我,并多多點贊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