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記者的這個問題,家長楊女士有些不自信,家長劉女士表示相信自己兒子有防范意識,家長張女士則斬釘截鐵的說:“肯定不會!”
“六一”兒童節當天,在成都市公安局金牛區分局金泉派出所民警的協調配合下,四川觀察記者進行了三組兒童防拐安全測試:孩子會跟著“我”走嗎?
測試內容:
家長帶孩子到節目組指定拍攝環境中,然后借口配合電視臺叔叔阿姨錄制訪談節目為由離開(反復囑咐孩子不要與陌生人對話,不要離開座位),家長與警方、記者匯合,遠距離觀察孩子面對陌生人(輔警扮演)的主動接近、對話以及帶其離開原地玩耍購物等要求時,孩子的表現。
測試一: 母親 楊女士 兒子 鵬鵬(4歲)
測試結果:鵬鵬因為惦記棉花糖,跟著成都市公安局金牛區公安分局金泉派出所輔警閆明扮演的“壞叔叔”牽手離開。
測試二:母親 劉女士 兒子 跳跳(6歲)
測試結果:跳跳被“壞叔叔”以帶其體驗游玩項目帶走,并且遠離了兒童游樂區。
測試三:母親 張女士 女兒 沐沐(3歲)
測試結果:扮演“壞叔叔”的閆警官用一個發夾取得了沐沐的信任,被閆警官抱著離開了指定監控區,整個過程中沐沐沒有拒絕,沒有反抗,沒有大聲向周圍人呼救。
三組兒童防拐安全測試,結果令人憂心。警方提醒:第一,家長不要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第二,教育孩子不要單獨與陌生人攀談,一旦有陌生人靠近,便大聲呼救;第三,不要接陌生人遞來的食物或者飲料;第四,購置一些裝備防止兒童被拐,例如兒童智能手表、定位器,定位文具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