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而無信的孩子如何溝通(對孩子說不時采取怎樣的方式)
之前說好的事情,孩子好像自帶屏蔽功能,轉瞬就能忘記。對于他們言而無信的說話方式,大多數父母已經習以為常,甚至默認。但,也有少部分父母不愿妥協,試圖改正孩子的言而無信。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承擔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的講解如何培養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當然,不要急著給孩子貼上“撒謊精”的標簽。也許他們偶爾說話不算數,但這并非故意撒謊,父母要學會區別對待。對于沒有自制力的孩子來說,他們很容易被外界的因素干擾,言而無信也就成了執行力不夠。
玩手機時,孩子會說:“再玩二十分鐘,立馬就放下手機”。可結果,已經過去半個小時,他們還沉浸在手機游戲中無法自拔。
賴床時,孩子會說:“再睡幾分鐘,馬上就起床”。但結果,依舊是踩著點起床,著急慌忙的刷牙洗漱,然后急趕著去上學。
寫作業時,孩子們的反應,更是讓家長哭笑不得。半個小時的作業量,他們可能兩三個小時也完不成,說好的認真寫作業,完全被拋至腦后。
生活中,這些事情比比皆是,難道都是撒謊的緣故嗎?
答案自然不是,因為大多數孩子,他們的心智還處于發育階段,再加上好奇心太重,就連自身的很多行為也難以控制。最后,就出現了言而無信的局面,實則并非本意。
父母學會這幾招,孩子也能蛻變成言而有信的人
1、尊重,不過分刁難孩子
雖然他們說話不算數,對于他們對行為,父母特別生氣,但也要默默尊重孩子,最起碼不過分的刁難。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規章制度上,遵循張弛有度的教育理念。
要知道,孩子們的叛逆心奇特別強,而且跟年齡無關。家長越是逼得緊,他們越是想要反抗,倒不如先順其自然,減少孩子心中的抵觸情緒。何況,尊重都是相互的,他們感受到父母給予的尊重,自然也會回應父母。
2、立規矩,恩威并濟的教育
有一點要承認,大多數言而無信的孩子,他們在生活中都不太懂規矩。不過說白了,還是父母教育不到位的緣故。若是從小就制定嚴格的規矩,相信再調皮的孩子,也能做到遵守和誠信。
所以,從現在開始制定規矩,依照孩子的性格,以及他們的處事態度,量身定制可以完成的反感。明確的告訴孩子:說出口的事情,即便再不愿意,也要認真履行,這是誠信的根本。當然,孩子表現優秀的地方,也別忘了鼓勵。
3、獨自承擔相應的后果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就算他是小孩子,也理應承擔這些后果。就拿賴床來說,孩子想要多睡幾分鐘,無視鬧鐘和父母的催促,那就讓他們繼續睡。父母可以去做其他事情,把時間放心的交給孩子。
接下來,因為賴床肯定會有很多后果,或者遲到,或者被老師批評,或者耽誤了重要的事情,一切都應該由他們獨自承擔。被懲罰的次數多了,孩子就會長記性,知道言而無信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4、父母要學會以身作則
沒有生來就說話不算數的孩子,大多都是受父母影響,因此大人要學會檢討。試問:有多少父母做到了言而有信呢?隨口答應孩子的事情,卻從來沒有做到。這些,都為孩子的言而無信埋下了伏筆。
家庭成員之間會相互影響,所以為了孩子的誠信,父母也要做好榜樣。哪怕只是很小的事情,既然答應了孩子,就要努力去執行,通過言行身教去影響他們。若是真的因為其他原因而擱置,也要認真解釋,征得孩子的諒解。
溫馨建議:
給孩子制定規矩,建議父母不要限制的太多,而且不要妄想一朝形成。不管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它們的形成都有一個過程,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先從簡單的規矩開始做起,給孩子適應的時間,而且很容易實現,最大程度激發他們的興趣。
關于獎勵,真的特別重要,一丁點的進步,父母都要看在眼里。信守承諾的事情,真的值得鼓勵,說明孩子意識到了誠信的重要性。而父母給予的鼓勵,再次強化了誠信的難能可貴,肯定了孩子的進步。
對了,請不要隨意給孩子貼上標簽,尤其是“撒謊精”這樣的負面標簽。很多時候,孩子的撒謊是無意識的,若父母執意貼上標簽,后果很嚴重。想必“標簽效應”這個詞大家都有聽過,不僅沒有起到教育目的,反而會讓孩子像標簽靠近,真的成為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