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嘴是好是壞?其實,孩子不聽話,往往是因為孩子沒有學會如何正確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如果父母不引導,可能就會導致孩子為了表達而不懂得要如何表達,使得彼此的內心世界蒙上一層陰影,使得親子之間的代溝愈加明顯,造成孩子內心的鴻溝越來越大,也讓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代溝愈加明顯。
在文章開始提到的案例中,有個女孩子,經常因為在外面惹事,所以回到家里總是會遭到父母的責罵,在這樣的情形下,父母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不惜花費重金給她報班。
父母的初衷是好的,希望孩子能夠努力學習,將來長大后有一番作為,但是沒想到的是孩子卻朝著父母的期望越來越差,他們的內心變得越來越空虛,甚至走向了破罐破摔的邊緣。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孩子為了不上學而不惜走捷徑,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破罐子破摔現象”,而這種現象在我們身邊確實有很多。
孩子在家里遭受父母的打罵和冷暴力,對生活就會變得沒有任何熱情,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小歡喜》中的丁一是個讓人羨慕的乖孩子,他的父母總是以他為傲,從來不曾阻止他玩耍。
在他上高中之后,父母就給他配了一部手機,讓他可以毫無保留地玩。
即使在學校遇到什么問題,也會及時和父母聯系,父母也會第一時間幫助他解決。
即使是遇到挫折失敗,也會像父母當年一樣去面對,也會成為他們心中的英雄。
正如著名的心理學家愛德華·德西·德西所說:
“當我們認為一個人具有反叛個性時,他就會做出與我們相同的行動。”
所以,父母與其責罵孩子,不如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有不尊重孩子的時候。
4、傾聽和理解孩子
一個合格的父母,應該具備三個特質:傾聽和理解,理解和共情。
只有傾聽和共情,才能走進孩子的世界,了解他們的想法。
傾聽和理解孩子的溝通應該是雙向的。
如果父母一味地教孩子“不要走神”,卻不去了解孩子走神的原因,只顧著用自己的價值觀去套用孩子的經驗。
“不走神”這個簡單的字,其實在孩子心里面積壓了太多東西,需要父母去細心梳理。
父母要學會多傾聽和理解孩子的訴求,這種傾聽是了解孩子的一種很好的開始。
和孩子溝通交流是個技術活,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不急于指責,不著急上火,慢慢引導孩子。
有了順暢的溝通渠道,父母才能讓孩子敞開心扉,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孩子信任父母,愿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是件好事。
只有了解了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父母才能對癥下藥,讓孩子真正接納父母,面對他們的缺點和錯誤。
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模式,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父母也是孩子的老師,一個善于傾聽孩子想法的家長,孩子也會成為一個愛思考、愛學習的人。
來源: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