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班上經常換老師,家長該怎樣做(班級家長要求換老師)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指導|方泉
我是安安,2019年開始系統學習美知園人本家庭教育,現在是美知園人本家庭教育咨詢師。
因為兒子班級副班主任調整事件,我在美知園人本家庭教育平臺組織了一場云研討,以“家長如何做好家校共育”為主題,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人本家庭教育專家一起探討。大家各抒己見、精彩紛呈。
大家的分享給我提供了多維度的思考方向,我受益匪淺,更加清晰作為一名家長,接下來的努力方向。
01
做好家校共育:
需要持續提升家校共育能力
通過這次副班主任調整事件,我深切感受到家長與學校之間是合作的關系。作為家長,要與學校協作,積極做好家校共育。
我們可以通過主動學習來提升自己,系統了解家庭教育理念,提升家庭教育認知,了解孩子成長每一階段的身心發展特點,讀懂孩子每一個言行背后的發展需求,學習與孩子有效溝通、合作對話的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能力。
還可以通過加入校家委會、班級家委會等方式加強與學校的聯系。日常多陪孩子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積極參與班級事務,配合老師給孩子的作業簽字,與老師主動溝通等,在相互協作、相互交流中持續提升家校共育能力。
02
相信學校、老師: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
具體來說,首先要對學校和老師做善的解讀,相信學校、相信老師。
在學生管理方面,相信每個老師都是盡心盡責為學生考慮的,相信每個老師都是真誠付出的。在學科教學上,尊重和相信老師的專業,不越界。
就拿這次調整副班主任的事件來說,我們家長要相信學校。學校一直在踐行“不落下任何一個孩子”的理念,學校的安排也是綜合考慮各方因素之后的決定。
相信班主任老師對孩子們的認真負責,相信班主任可以勝任班級管理工作。正像每個孩子都朝著向上、向善、向好的方向成長一樣,沒有一個班主任不想帶好班級,受學生喜愛、受家長認可。這次的事件對班主任來說,也是一次成長的經歷,相信班主任老師會繼續覺察思考,收獲成長。
相信原副班主任數學老師。數學老師雖然不能繼續擔任孩子們的副班主任,但同樣還是孩子們的數學老師。在課堂教學、批改作業、課外輔導的陪伴時間里,相信數學老師也會一如既往地認真負責,關愛孩子、教導孩子。
相信新副班主任美術老師。美術老師既然是學校的美術組長,想必是具備一定的管理能力和良好職業素養的。而且,美術老師具有美術專長,自會帶給孩子不一樣的滋養和收獲。
03
相信孩子、相信自己:
做好自己,美好孩子
做好家校共育,不僅要相信學校、相信老師,更要相信孩子,相信我們自己。
每個孩子都有與生俱來的成長能量。孩子的一生都在適應不同的環境。班級副班主任做出調整,大部分家長想到的是如何挽留之前的副班主任,這是不相信孩子、不相信自己的表現,不相信孩子可以適應新的老師,不相信自己可以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這段調整期。
不信任生命,我們就會從外界找原因。信任生命,我們才會從自身出發,厘清關系邊界,做好自己,影響他人,美好孩子。
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努力的方向有很多:
與班主任、副班主任老師主動溝通、交流,表達對老師的信任、關愛和支持,感恩老師為孩子的付出。在溝通的過程中,注意保持價值中立的態度,多觀察、傾聽、支持老師的情緒,同時傳遞對老師的理解、尊重、信任等積極情緒。運用支持型合作對話的方式與老師溝通,如果有需求也可以提出來,通過合作對話達成共識。
引導孩子發現不同老師的優秀之處和閃光之處。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優點,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和教學方法,這些都是孩子成長的養分、學習的資源。多向不同的人學習,必然會給自己積淀更多的與人交往和交流的基礎。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感恩、贊美老師,陪伴孩子適應新的調整和新的老師。在家里給孩子積極的能量,說新副班主任美術老師的好話,一起聊美術老師帶來的新改變等,讓孩子感受到調整老師原來是一件好事,為孩子的成長創造和諧歡樂的氛圍。
教育是生命影響生命的過程。當我們尊重、信任學校和老師,用從容平和的狀態與老師友好溝通時,就是在為我們的孩子樹榜樣做示范。我們所呈現出來的悅納、友愛、善良也會讓孩子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