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孩子缺乏安全感嗎(自閉癥兒童安全意識的培養)
依戀關系
對于嬰幼兒來說,父母是最重要的依賴對象。孩子需要和父母建立起安全的依戀關系,幫助他們去應對外界環境中的可能風險。因此父母要讓孩子知覺到,他是被接納的、被愛的,他所處的環境是安全和穩定的。
安全意識的培養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部分之一,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會講到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包括孩子的行為安全,網絡使用安全意識,防火,防水,防電,交通安全等等,這些都是要每一個父母必須教會孩子的安全意識。
幫助孩子培養安全感,是父母最重要的職責。
今天,我們繼續來給大家介紹,其他幾種培養孩子安全感的方法,希望能幫助到家長朋友們。
一、父母要寬容孩子。
日常我們要容忍孩子犯一些小錯誤,在非原則問題上不要跟孩子形成對抗關系。
當孩子犯錯后,有些家長會嚴厲的對孩子說狠話,類似“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甚至會把孩子推出家門,還有家長會動粗。這樣的行為就像傷口上撒鹽,讓孩子更加焦慮和恐懼。
千萬不要對孩子使用暴力或者暴力威脅,這樣的懲罰只會讓孩子更缺乏安全感。當孩子進步緩慢或者出現停滯時,也不要為孩子的“慢”而生氣,因為這樣會讓孩子恐懼,感到自己不被家人接納,沒有安全感和親密感,所以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寬容和接納孩子。
慢慢就好了。
二、幫助孩子規避風險。
自閉癥孩子的不安全感很強,到新的地方會因為未知感到害怕。如果,父母要帶孩子去新環境,一定要做好準備,讓孩子知道和感覺到他是被保護的,不會有危險。
有的家長想發展孩子的社交能力,想讓孩子多和正常孩子有一些互動。我們可以這樣做:我們可以多陪孩子走出家門,陪著孩子圍觀別的孩子玩耍。因為觀察學習也是孩子獲取新知識技能的重要方法。
如果孩子特別想參加某個團體,但是家長能意出識到孩子當下的水平不足以參與其中,可以找個借口把他拉出來,說“有點累了,休息一會兒”,讓孩子只是在旁邊觀摩,防止他在游戲過程中因適應不良感到挫敗。
如果孩子和這些孩子已經有一些接觸了,那么父母也應該陪在其中,充當一個緩沖器,以防游戲過程中孩子被攻擊,也防止自己的孩子攻擊別人。
曾有家長看到孩子加入到了孩子們的追逐中,她立刻也加入其中,還當起了游戲組織者,帶領著孩子們一起玩丟手絹,畫圓圈等活動,七八個孩子玩得高高興興,自己的孩子也玩得很開心。
在這些人際接觸中,父母要把讓孩子感到安全這件事放在首位。家長不要強行將孩子放到同齡人當中,這會讓孩子喪失安全感。真正有效的社交學習,應該從與父母的良好互動開始。
三、養育環境要穩定。
在孩子小的時候,養育的環境和主要照料者最好能夠保持穩定,不要頻繁更換。孩子需要在穩定的生活中去尋找到規律,從而建立對環境的安全感。
尤其對于有自閉癥傾向的孩子,往往他們熟悉一個環境以后就特別不愿意環境發生變動。每一次的變動都可能讓孩子壓力巨大。
父母要注意管理自己的非語言行為。非語言行為包括表情、語音語調和肢體動作。非語言行為能夠有效傳遞情緒信息,并且可能比語言傳遞的情緒信息更加真實可感。孩子對父母的情緒狀態十分敏感。當孩子看到父母眼神中的敵意和焦慮時,會感到害怕,感到不安全。
另外家里的教養行為也要一致。
孩子會根據父母的一貫表現,去推測什么樣的行為會引起父母相應的反應。這種可預測性和安全感相關。多多媽愛憎分明,平日里她非常寵溺孩子,心情不好的時候,又會打罵多多,媽媽的行為讓多多很困惑,這種行為很容易讓孩子模糊界限,質疑自己,更不愿意去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