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臟話該不該打(孩子說臟話怎么辦)
“呸!你個臭粑粑,還我?!狈挤纪蝗宦牭阶约旱膬鹤哟蠛?。原來他玩的機器人被另一個孩子搶走了。芳芳趕緊拉住兒子:“好好說話,不許說臟話?!眱鹤訁s使勁拍掉芳芳的手:“臭媽媽,我不要你,你去死?!狈挤細鈮牧?,卻也一臉無奈。她說孩子最近特別喜歡說臟話、狠話,動不動就對人“呸”個不停,“打你”“去死”時不時掛在嘴邊,越制止越來勁兒。為什么孩子會突然從人見人愛的“小天使”,變成了一個人見人厭的“大魔王”呢?首先,家長要搞清楚寶寶說臟話的原因: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承擔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的講解如何培養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寶寶愛說臟話的原因
01.模仿別人
幼兒的模仿能力超出大人的想象,他們沒有是非觀念,只要是他看到的、聽到的,他都樂意去學習。如果幼兒的周圍環境中充斥著來自父母、同伴或者影視節目中的不良語言,他們都會學來罵人。
模仿是孩子說臟話的最普遍的原因。對于這種屬于模仿的行為來說,孩子們通常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在說臟話。
因此,你不要去強調這點,聽過就忘掉,不要過度反應,不加任何評論是最好的方法。其實,家長首先要明白,“臟話”的基礎,是“話”。孩子不是天生就會說臟話的,他們沒有是非觀,不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所以我們最好從孩子的理解能力出發,而不要從成人的角度去看待臟話的含義。無論你的孩子年齡多大,請平和地處理。
02.發泄情緒
大人尚且有情緒失控破口大罵的時候,更別說表達方式匱乏的孩子了。當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或者自己的要求不被重視的時候,他們通常會用說臟話的形式來表達不滿,以此來發泄情緒。
英國《鏡報》報道過英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偶爾罵罵人、說說臟話有助于控制情緒,更有益于身體健康。當我們情緒激動的時候,我們就會情不自禁地說臟話,以釋放情緒。而且越是毒辣的詞效果越明顯。
03.父母給孩子的強化記憶
寶寶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總是熱衷于使用他能學到的所有詞匯,包括不良詞匯。大多數時候,寶寶并不能理解這些臟話的具體意思,更不會像大人想象的那樣用這些臟話去謾罵別人。
寶寶對說臟話樂此不疲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父母的反應過度,父母強烈的反應反而讓寶寶感受到了這些臟話的力量,無形中更是強化了寶寶對臟話的記憶。
小明就是這樣,每次說臟話父母很生氣,而小明卻覺得很好玩,只是父母不理他,他就開始有意無意的說臟話。
孩子不是在一夜之間就長大成人的,這個成長的過程很長,就有許多錯誤要犯。孩子成長的過程,應該是一個不斷地犯錯誤、不斷地改正錯誤的過程。
寶寶說臟話家長應該如何處理
01.不打罵
當父母聽到寶寶說臟話的時候,不需要如臨大敵般緊張,盡量少對這些臟話給予過分的關注,責罵寶寶或者打寶寶都會加深他對臟話的印象。但是,忽略臟話不代表父母不需要對寶寶進行教育和引導。
02.引導孩子表達情緒
寶寶說臟話只是他學習語言過程中的一個階段,很多時候他們并不清楚臟話的真實含義,因此家長在引導孩子的時候,沒有必要給孩子詳細解釋臟話的意義和粗俗,家長只要告訴寶寶,說臟話是不被人喜歡的。
家長可以嘗試著問寶寶罵人好不好,聰明的寶寶都知道罵人是不好的行為,所以在寶寶回答“不好”之后,家長就可以告訴寶寶他剛剛的行為就是在罵人,這是一種不好的行為。家長在和寶寶溝通的時候,最好可以試著找出寶寶說臟話的原因,以及他想通過這些話表達什么,教寶寶一些其他的詞匯來表達情緒和想法。對于接受意見的寶寶,家長應該及時給予表揚。
03.創造文明環境
寶寶的語言、行為最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所以給寶寶創造一個文明的環境尤為重要。父母要對自己的言行加以約束,在寶寶面前做到語言美、行為美,讓寶寶遠離不文明的環境。如果寶寶的其他小伙伴有說臟話的壞毛病,家長要及時制止,以防對寶寶產生不良影響。
9歲的小馬過生日的時候得到了一套兒童工具箱,于是他開始模仿星期天爸爸修理餐椅時候的樣子,在自己小板凳上叮叮當當地敲個不停。每敲一下,嘴里都會念念有詞地說:“他媽的,破玩意兒!”
其他小馬的臟話是跟爸爸學的。大人們難免在忙忙碌碌的日常生活中不經意間語言“失足”,這時,孩子便敏銳地抓住了那些“關鍵詞”,比如“他媽的”、“笨蛋”、“臭狗屎”等。孩子們很喜歡模仿大人說話做事的樣子,這些新鮮刺激的詞他們自然會津津樂道。
如果我們會對孩子說出的臟話感到反感,說明我們本身也一定對臟話這件事嗤之以鼻,那么我們至少要確保孩子的家庭語言環境足夠友好。換句話說,如果我們連自己不說臟話都做不到,又怎能要求自己的孩子呢?
好的家庭環境對培養孩子的素養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如果孩子身處的環境沒有說臟話的同齡人或者長輩出現,那孩子說臟話的幾率會大大降低。如果我們的親友來串門,也需要提醒他們家里有小孩在,做一個好的表率,不要讓孩子從他們身上模仿到那些陋習。
04.不懲罰而是引導
如果是過了語言學習期的大孩子仍然有說臟話的行為,家長需對此嚴加管教??梢韵葒L試著與孩子制定規則,不能說臟話,如果犯規就會受到懲罰。家長要注意拿捏好懲罰的尺度,能讓孩子反省而又不讓孩子反感。
奶又找不到老花鏡放在哪兒了,豬豬坐在沙發里自言自語說“奶奶真是個大傻子!”全家人都被他的話驚呆了。
其他孩子是不會故意侮辱別人的,所以他可能并不明白這句話的確切意思和惡劣程度。最大的可能是豬豬無意中在某個地方聽到了這個詞,他對詞義有一些感覺,所以現在想用一用而已。因為孩子對語言和詞匯的感覺是慢慢形成的,因此他用詞不當也是相當正常的。
不要只用“不許這樣說”一句話就打發他了,而是應該幫助他找到正確的說法。你可以問他:“你覺得大傻子是什么意思?”他可能會說:“奶奶總是找不到東西……”你馬上糾正他說:“那就應該說‘奶奶記性不太好,容易忘事’才對。請嘗試把一句臟話當成一個機會,去接近孩子的思想,弄清他們究竟想要表達什么意思,讓孩子認識到“不說臟話也能實現自己的所有目的”。
寄語:生命是一場靜待花開的過程,也是一場需要我們灌溉、陪伴的過程。讓我們用溫柔而堅定的力量,陪伴孩子一起走過人生中的特殊時期,我們就會發現,那些生活中的小插曲,都是溫暖一生的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