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個孩子說謊了。對于一個沒滿十八歲,未成年的孩子說謊大家都是可以原諒的。畢竟是孩子。可是,面對的是一個即將畢業的大專生呢?
我的生活當中只有黑白,沒有灰色地帶。這個壞的認知特別不好。這不,今天我就沖他發火了。
發火的原因不僅僅是這個事件的結果,錢的問題。發火的關鍵還在于這個學生對我和對乙方言辭不一樣。讓乙方的人和我都很生氣。我們彼此都很質疑他的人品。
我甩出狠話,說事情由他自己解決,處理不好,乙方直接找他。事實上,乙方也是這樣給我說的。
據說,乙方的人也是狠狠地在言語上教訓了他一頓。可悲的是,他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在哪里,還繼續耍小聰明,從其他方面貪占人家的小便宜。惹怒對方,很不可思議。
具體是什么事呢?他做項目,找不到合作方,我給他推薦了一個,結果到結算時,他跟乙方說一個樣,價錢和開票都差不多了。到我這里又成了沒用人家的東西,說什么只用了一點點,甚至幾秒。人家哪里能答應?這前前后后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你就是一秒沒用也必須給人家付款啊。你用與不用跟人家有關系嗎?人家按照你的要求作業了,這時間費用你必須買單啊!你不用,只能說你一開始設計就有問題,就算你最后得獎了,事件的本質是這樣的。另外,誰讓你不停下來?誰讓你最后還結題了呢?更不用說你還用了!不管是靜止的還是動畫,這都是人家的東西。
讓人生氣的就是他的說辭兩邊不一樣。造成這樣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想占點小便宜。作為還在上學,經濟沒有獨立的成年人,你有困難完全可以跟對方說出來,討論一個折中的法子,沒有必要把自己陷入不誠信的人設當中啊。這是其一。其二,后面的變著法想省費用的伎倆就更是讓人很不舒服了。
在這里不討論這個事的結果。我想說的是這個學生今天的行為到底是受到學校的影響造成的,還是他的原生家庭環境造成的呢?尤其是現在雙減大環境之下,值得我們每一位父母來思考。想明白了,對自己怎樣從言行上影響孩子就有方向了。
一句話,父母是孩子未來命運的創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