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18歲孩子溝通的技巧(父母怎樣和十八歲孩子溝通)
小學一年級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這個階段的孩子,認知特征開始逐步形成直觀、具體、形象的邏輯思維能力。
心理特征:孩子對小學生活既感到新鮮,又不習慣,很難瞬間的適應,上課很難專心聽講,但是特別信任、依賴老師。
溝通重點:父母和老師要幫助孩子更快的適應學校生活,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及時的知道孩子的需求,并且針對性引導他做出相應的轉變。
小學二年級
認知特征:直觀、具體、形象的邏輯思維能力進一步提高。
心理特征:此階段是小學生形成自信心的關鍵期,情緒不穩定容易沖動,自控力強。
溝道重點:這個階段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逐漸穩定,也慢慢開始適應了在學校的集體生活,同時也養成了一些習慣,對于好的習慣父母要給予肯定和支持,對其不良行為進行及時糾正。
小學三年級
認知特征:這個階段的孩子普遍會出現馬虎大意、做作業磨蹭等不良習慣,需高度重視及耐心糾正。
心理特征:此階段是孩子情感發生變化的轉折時期,從情感外露、淺顯、不自覺,向內控、深刻、自覺發展,但在學習和人際交往中,情緒控制能力有限。
溝通重點:隨著孩子的人際交往范圍擴大、認識能力的提高,孩子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煩惱,這個時候孩子會感到非常的不安,需要家長悉心陪伴和耐心引導,及時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同時安撫孩子的情緒。
小學四年級
認知特征: 9-11歲是兒童成長的一一個關鍵期,大腦發育正好處在內部結構和功能完善的關鍵期,這個階段是培養學習能力的最佳時期。
心理特征:孩子開始逐漸有自己的想法,不會再被動學習,開始主動學習,但是辨別是非的能力還有限,社會交往經驗缺乏,常常會遇到很多問題,所以需要家長正確耐心的引導。
溝通重點:此階段孩子的學習知識點已增多加深,所以父母應該積極的幫助孩子發現問題,改正問題,樹立孩子的自信心,給孩子培養學習上的好習慣。
小學五年級
認知特征:孩子更頻繁地接觸自然和社會,并且可以自主的發現其中的問題,但是還是沒有辦法通過自己的能力解決。
心理特征:這個階段的孩子競爭意識增強,喜歡爭第一,獨立能力也會有所增強,自控能力逐步增強。
溝道重點:鼓勵孩子做事情的堅持性,幫助孩子建立進取的人生態度,促進自我意識發展,這個階段可以帶孩子慢慢地接觸社會,給孩子一些更有積極性的挑戰。
小學六年級
認知特征:孩子的記憶力增強、注意力容易集中,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能力加強了,自我意識、評價和教育的能力也得到充分發展。
心理特征:孩子初步形成個人的性格和人生觀,但意志力仍不夠堅定,分析問題的能力不夠全面,情緒容易不穩定。
溝通重點:此階段需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關注學習的同時,還需有個健康的心理發展。
初中一年級
認知特征:剛進入初一,孩子理性思維的發展還有限,身體發育、知識經驗、心理品質方面依保留著小學生的特點,所以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來變得成熟。
心理特征:新鮮感和緊張感共存,新環境新老師新同學新學科感到新鮮,但是時間久了,學科增多、復雜性增強、課時延長、考試增多,會讓孩子感到吃力和緊張。
溝通重點:關注適應性一從小學生轉變為中學生適應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孩子初一甚至整個初中階段的成績,要給孩子養成新的學習習慣,打下良好的基礎。
初中二年級
心理特征:此階段絕大多數孩子已進入青春期,男生女生身體都發生了變化,同時也迎來了青春期的煩惱,這個年紀的孩子獨立性增強,自尊心增強,有的孩子開始出現了緊張、焦慮、自卑等不健康心理,逐漸進入青春叛逆期。
溝通重點:青春期性成熟帶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父母應該正確的引導孩子怎樣去認識愛情、處理對異性的好感,這段時間,家長要降低“姿態”,多和孩子進行平等溝通,及時的發現孩子的問題,并且及時改正。
初中三年級
認知特征:觀察力接近成人水平,意義識記占主導地位,思維活動已有抽象、概括的水平,學習興趣基本穩定,學習成績亦開始相對穩定。
心理特征:孩子的獨立性增強,學習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喜歡自由獨立地組織、開展一些活動,自尊心逐漸變強。
溝通重點:需充分利用此階段特點,培養和發展他們獨立學習、獨立生活的能力,同時為中考做準備,父母應該積極的和孩子溝通,時時刻刻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