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為什么不學知識而是玩(別再說孩子上幼兒園只是玩,這些都是在幼兒園學會的!)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上周媽媽來我這邊住了幾天,看到了孩子一天上學的狀態。然后總是說“花那么貴的學費,老師什么都不教,這不是白花錢嘛。”而且跟其他家人、親戚視頻的時候,只要提到孩子上學的事就會說幼兒園什么都不教,只會讓玩。我解釋道“他才3歲,還不到學習的時候,我們3歲的時候不還都在泥堆里玩嗎。人家老師會教除了知識以外的其他本領,這也是很重要的。”顯然,我的解釋并沒有完全說服媽媽。其實老人的想法也能理解,而且很多家長也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幼兒園只會教孩子們玩,不教孩子知識。其實家長們都忽略了,孩子的這些“本領”都是在幼兒園學的。
學會如何交朋友
很多孩子在3歲以后就有了交朋友的需求,而幼兒園就能為孩子創造這樣一個環境。每個班里的小朋友都有很多,老師會教孩子們如何和其他小朋友相處,如何保持他們之間的友誼。如果小朋友之間發生了沖突,在沒有大人的幫助下該如何解決。
而且孩子也能學會怎樣參與別人的活動,看到別的小朋友玩,孩子知道怎么加入他們。而不是想要加入卻不敢或不會參與,只能默默站在一旁看著。這種社交能力,對于孩子之后融入大集體會有很大的幫助。
學會請求幫助
在上幼兒園前,淘淘在外人面前總是表現的羞答答,有時候自己需要幫助也不敢開口。但是上了幼兒園后,通過老師對他表現的評價以及我平時的觀察都能發現,他現在敢于尋求幫助了。例如有一次在幼兒園尿褲子了,他自己找到老師請老師幫忙換褲子。換做以前,可能他寧愿穿一天的濕褲子都不愿意張口請人幫忙,而這真的是老師的功勞。老師會影響孩子和他人的相處方式,如果孩子能和家人以外的人相處愉快的話,以后在和成年人的交往方面也會得心應手。
學會動手
可能很多家長也都發現了,孩子自從上了幼兒園動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像我家淘淘,每次脫下衣服后都要疊好,擺放整齊。有的時候我收衣服,他也會主動過來幫忙。一般他吃飯比較慢,我們大人吃完飯我就去刷碗了。淘淘吃完飯后會把餐桌上的餐具都收拾好,然后送到廚房讓我洗。說實話,孩子這樣的變化讓我很驚訝也很欣慰。我想,如果他沒有去幼兒園的話,表現不會有這么好。在幼兒園,老師會教孩子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一個擁有獨立能力的人,離成功就更近了。
學會學習能力
前段時間給孩子買了邏輯狗,我本以為他要適應一段時間才會玩,或者他都不一定喜歡。沒想到我教了一次,他就掌握了規則,自己也玩的很溜。在幼兒園,雖然老師沒有教授拼音、漢字、算術,但是老師會通過平時的教學活動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一個孩子如果擁有了學習能力的話,比他認識幾百個漢字,會算多少加減法更重要。
學會運動技能
有不少家長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害怕孩子磕著、碰著、摔著,限制著孩子的活動。一些看起來有危險的動作就不會讓孩子做,或者是每項活動都會告訴孩子怎么玩。在幼兒園基本上每天都會有戶外活動,像滑滑梯、跑步、走平衡木等等,在這些活動中,孩子的身體機能和協調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現在的幼兒園都要求“去小學化”,幼兒園更注重的是孩子各項能力的培養。所以不要再說去了幼兒園什么都學不到的話了,多發現一下孩子身上的“隱形”能力,那都是孩子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