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么和高中孩子溝通(上高中的孩子父母該怎樣溝通相處)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父母與高中的孩子溝通,要注意方法和方式。
高中的孩子,仍處于叛逆期,父母要多關心、關注孩子的動向,少嘮叨。
在孩子遇到困難或者困惑時,及時與孩子聊天,幫助孩子走出困境。
網絡時代,紛繁復雜。各種各樣的誘惑對高中生來說,防不勝防。
一不小心,不是沉迷游戲不知歸路,就是追星癡迷,忘記西東。
所以,不要跟孩子談學習,把握人生的航向才是至關重要的。
當然,首先父母必須學習說話的藝術,你的話要讓孩子聽得進去。
其次,要搞好親子關系。
不談學習母慈子孝,一談學習雞飛狗跳!
那我們就反其道而行,不談學習,只談親情。獲取孩子的信任,讓孩子主動與父母溝通。
女兒剛讀高中時,自我意識變得很強,把我和先生的手機屏保全部換成了她的自拍照。
我們也就是相視一笑。因為孩子的自我意識增強了,說明她越來越成熟了。每天打開手機都能看到女兒的笑臉,心情也很不錯。
高一下學期的一天,我們的屏保又被女兒強行更換了!
換成了那種涂脂抹粉的美男照!
每天看著一個不認識的外國俊男對你笑,你還是他媽媽的級別,你說別不別扭?
先生是那種傳統意義上的男人,也不喜歡這樣的照片。
我們強烈抗議,說是看著不順眼,要求換回她自己的照片。
女兒這次特別執拗,說這是韓國的一個藝人。說他是她最最喜歡的人,不喜歡他,就等于不喜歡她自己。
女兒還說了一大堆關于他的事,到頭來我一件也沒記住,這不,連他的名字也給忘記了。
對于青春期追星族我們是早有耳聞的,越干涉可能追得越兇。
有的弄不好與父母反目成仇,更有甚者因此離家出走。
我們只好選擇妥協,但說出了我們的原則:前提是必須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我們接受。
我們出生在六、七十年代,自己受到的是傳統文化教育,但我們的孩子是零零后出生的,又是特殊的獨生子女一代,傳統的文化教育已經不適合她們了。
加上響應號召晚婚晚育,所以與女兒同年齡的父母比較起來,我們老了十多歲。
為了不讓女兒覺得我們保守、頑固、難以溝通,我們做了許多努力。
不斷學習,努力做一個開明的父母,讓我們能夠與女兒有共同語言,讓女兒樂于和我們溝通。
先生做的要比我好。女兒最要好的朋友是誰?長什么樣?他都知道。
包括學校里發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先生總能第一時間從女兒嘴里知道,因為女兒自己去上學,他負責接女兒。
我負責后勤,忙忙碌碌中偶爾聽到一句兩句。至今搞不清誰誰誰長什么樣之類。
后來聽說現在的小女孩都迷韓國的小鮮肉,我們也就放下心來。
這也許就是一個成長的階段吧!你不可能讓孩子除了吃飯睡覺,把其余的時間全部用在學習上。
她們也需要調劑,需要緩解學習壓力。
女兒好像也就是一時的喜歡,也并沒有耽誤學習。就在我們以為風平浪靜時,女兒告訴我們,她喜歡的這個明星就要到上海世博園美賽斯奔馳中心開演唱會了!興奮地又唱又跳。
我們冷眼旁觀,表示與我們無關,她的眼中有一絲失望。
又過了兩天,女兒和我們說,票價炒到兩千元一張了,她的同學票已買好,準備去看演唱會。
還著重說了一句:“她們家真有錢!”羨慕之情溢于言表。
先生看了我一眼,我知道,此刻我該發聲了。
于是我對女兒說:“我們家也不是缺這兩千元錢,我們覺得不值得。再說,我們已經極力為你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了,沒有義務為你的偶像買單。”
女兒不出聲,我就繼續說:“你身邊的例子也不少吧!某同學,初中不好好學,到了初三下學期,父母花了十二萬給他補課,終于考進了高中。
后來怎樣了?還不是門門不及格,讀不下去了?最后父母不得不把他辦了出國。”
“再有就是你初中的好朋友,不認真學習,初三下學期,她父母用了六萬給她補課,才和你考進同一所高中。
現在怎樣了?還不是十門功課有六門不及格!還不是被父母關禁閉!她吸取教訓了嗎?沒有!還不是父母在時裝模作樣地學習,背著父母偷偷地玩。
她以為只要父母有錢,到了高三再補課就能考進大學了?其實不是的,學習是自己的事,現在不好好學,到了高考,就算父母有再多的錢,也不一定能保證她考進大學。
每個人的路都是要靠自己走的,沒有人能夠代她走,包括學習,她到時候后悔就晚了。”
其時,關于女兒這個好友的一些事,我還是斷斷斷續續從女兒口中得知的。所以女兒聽了心服口服。她自己也很有感觸。
“再來說一說你的同學,她用父母的錢去買票,那不是她的本事,只能說明她不懂得珍惜父母的勞動,不值得羨慕。
等哪一天,你自己用自己掙的錢去買票,我們也不會管你,你看得也會心安理得。
現在,你主要的任務是學習,我們主要的任務是力所能及地為你提供學習所需的一切。”我說完,看了先生一眼。
先生接著說:“我們知道你學習很用功,高中的學業很緊張,絲毫不能放松,不進則退的道理不說你也懂。
所以,我們不想多說什么,希望你自己把握好自己。”
從這之后,女兒再也沒有提起去看演唱會的事。
我們的屏保還是她喜歡的美男,她一如既往地喜歡,我們一如既往地觀注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