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兒童走失(兒童走失該怎么辦)
預防孩子丟失十法
孩子不上學休學輟學,相信沒有幾個父母能接納孩子不讀書,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重點高中,重點大學,學業有成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講解讓孩子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如何在1-3個月內引導孩子回歸學習安全意識的培養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部分之一,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會講到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包括孩子的行為安全,網絡使用安全意識,防火,防水,防電,交通安全等等,這些都是要每一個父母必須教會孩子的安全意識。
1、不要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范圍,或將孩子單獨留在家中或店鋪里、獨自在門外玩耍,平時要掌握孩子的去向。
2、不要把孩子交給陌生人看管或帶走;無暇照顧孩子時,把孩子交給可信賴的親朋好友。
3、帶孩子外出時,不要帶小孩到偏僻人少的地方;帶孩子在馬路上行走時,應與孩子牽行。
4、不要以為搶奪孩子的的人一定是惡狠狠的,有些人販子是笑臉相迎披著羊皮的,有的為達目的甚至會潛伏一段時間,比如拋出親孫子做誘餌,讓自己的孫子先陪著你家的孩子一起玩,目的就是要你麻痹大意放松警惕,尋找機會下手。
5、兒童外出穿鮮艷的衣服便于尋找。身上貼一個不干膠或者口袋里放一個卡片,寫上父母名字和電話。孩子要背熟父母和家里的電話,最好還能說出一位好鄰居的電話。一旦遇到危險,就能盡快通知別人。父母可以與孩子商定一個基本原則(比如去商場):如果萬一走失,不要到處亂走,直接去商場的大門口等爸爸媽媽。
6、教孩子熟記親人的電話,尤其是爸爸媽媽的電話和家里的電話,同時還要教會孩子如何使用電話。
7、教孩子撥打緊急電話號碼110、119、120。緊急情況下,父母電話長容易忘記,這些緊急號碼比較好用。不過一定要記住告訴孩子這些電話只有在緊急時刻才能撥打,平時不能隨便撥。
8、教育孩子一旦在商場、超市、公園等公共場所與父母走失,馬上找穿制服的工作人員。
9、對表達能力有限、患有癡呆癥狀的孩子,應在衣袋內放置寫有基本情況、家人聯系方式、主要病癥處理方法等內容的卡片,便于警方或好心市民給予幫助。
10、教孩子識別好人和壞人。在孩子最無助的時候,以下5類人可以優先求助:
①穿軍警制服的群體。有事情找警察叔叔,這個意識要從小灌輸給小朋友。
②大的機關單位或超市商場里統一著裝的工作人員,迷路的孩子可以走進這樣的地方尋求幫助。
③孕婦和帶孩子的父母,這類人一般都在享受孩子給他們帶來的幸福快樂,他們能切身體會到孩子對一個家庭的重要性。
④學生群體,無論是大學生還是小學生,他們都還是比較單純的,富有正義感。
⑤老人,他們歷經滄桑,人生走到最后大部門都比較善良,不會喪失良心去毀掉一個小孩子。
孩子丟失后,我們能做什么?
孩子失蹤的那一刻,請讓自己慌亂的心強制冷靜下來,趕緊報警,你每快一秒的反應都能為孩子爭取多一秒的生機。
1
立即報警
孩子只要一失蹤就可以馬上報警,但報警不等于立案,立案是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的。
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發了《關于依法懲治拐賣婦女兒童犯罪的意見》,其中對孩子失蹤的立案要求作出了明確規定。
三、立案
8.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經審查,符合管轄規定的,公安機關應當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迅速開展偵查工作:
(1)接到拐賣婦女、兒童的報案、控告、舉報的;
(2)接到兒童失蹤或者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婦女失蹤報案的;
(3)接到已滿十八周歲的婦女失蹤,可能被拐賣的報案的;
(4)發現流浪、乞討的兒童可能系被拐賣的;
(5)發現有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行為,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
(6)表明可能有拐賣婦女、兒童犯罪事實發生的其他情形的。
如果確定孩子失蹤,公安機關是應當立即立案的。而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向公安機關提供這些信息:
1.孩子當時的穿著打扮。比如穿的什么顏色的衣服、背了什么樣子的書包等等。
2.孩子的個人信息。包括年齡、身高、體型等,以及其他身體特征。
3.孩子的照片。照片最好選擇日常的生活照,畢竟藝術照這類照片與孩子的實際樣貌可能有差別,同時照片也最好是近期的。
4.有關孩子走失的其他信息。比如最后一次見到孩子是什么時候,在哪里走失的。
報警的時候也應當由直系親屬,前往孩子失蹤的轄區派出所報警。同時,發現孩子失蹤以后也不要忙著著急,可以先聯系110報警。有時候孩子自己走失了,會遇到好心人幫忙聯系警察,而這時警察其實也正在想辦法聯系上孩子的家人。
報警立案后,警方會第一時間根據孩子的情況和家人提供的信息在附近尋找,也會及時發布協查通報,協助尋人。
報警之后,我們還能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今已然是個網絡時代,公安部也能通過官方系統,將孩子失蹤的信息有效地擴散,發動更多人來拯救失蹤的孩子。
2
官方系統
權威的官方平臺: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這個平臺最大的特點除了說過的即時收集并推送各地失蹤兒童信息外,還會通過微博、高德地圖、手機淘寶、支付寶、UC、YunOS系統、騰訊QQ、百度、一點資訊、今日頭條、360手機衛士、滴滴出行等新媒體和移動應用,將兒童失蹤信息推送給失蹤地區周邊人群,讓更多群眾即時獲取準備消息,發動群眾的力量,協助公安機關更快速地去偵破兒童失蹤案件。
它之所以消息來源可靠,是因為這些APP都接入了由公安部開發的“團圓”手機應用系統,供全國公安部、省、市、縣四級共5000余名打拐民警去平臺發布消息。而更重要的是,該平臺向群眾發布消息的針對手法,及其精準明確:以兒童失蹤地點為圓心,失蹤一小時以內的,推送人群范圍半徑為100公里;失蹤兩小時以內,增加為200公里;失蹤三小時以內,增加為300公里;當超過三小時之后,該范圍就會增加為500公里。
而我們所能做到的就是,收到消息,將其擴散,就像在幫助警方追捕犯人,緊追其后,讓犯人無處遁形。
3
民間平臺
當兒童丟失這樣不幸的事情發生時,相信很多人除了報警之外還會利用互聯網平臺去散發消息尋求更多幫助。但一個平臺是否可靠可信,會不會亂收費、會不會隨便亂用你的身份信息等問題,也是我們著急的家長親友群眾該考慮的問題。經過小編認真搜索,比較有公信力的網站推薦:
(1)“寶貝回家”民間志愿者尋子公益網站
該網站創建于2007年,提供尋親服務均為公益性行為,當你或是身邊的人發生了丟失孩子事件,除了馬上報警,你可以上此網站登記尋親信息,當你的信息通過審核后,就會被轉載到全國各地的論壇,并下發給他們工作組的志愿者進行跟進。
如果我們有身邊的人發生了類似不幸的事件,在提示已經報警的情況下,建議他們去尋求該網站的幫助,增大孩子被找到的機會;如果你想盡更多力量,你也可以成為志愿者,從而幫助更多家長和小朋。
(2)全媒體公益尋人平臺
2014年4月5日,央視綜合頻道播出了一檔大型公益尋人欄目《等著我》,通過邀請需要尋親的人民群眾,以尋人故事為載體,結合了多家部委(公安部、民政部、全國婦聯等)、百家媒體(國家級媒體、主流新媒體、地方省級媒體等)、眾多名人明星等力量,搭建了此全媒體公益尋人平臺。這個特殊的平臺,不僅僅是一檔節目,更多地利用了全網絡全人民的力量,來幫助受害者尋得親人。
該平臺有個等著我官網,進入官網首頁,點擊上方的“我要尋人”一欄,進入填寫相關信息,你在該平臺登記的所有信息均不會被轉載到其他平臺,這也是該平臺的特點,主旨在于通過上節目來擴散信息。
(3)中國兒童失蹤預警平臺(CCSER)
2015年5月25日,中國兒童失蹤預警平臺正式啟動。它分別有手機客戶端以及微信端,來即時發布失蹤兒童信息。借助APP,通過定位,以時間為擴散范圍半徑,十分鐘十公里,三十分鐘一百八十公里向已經安裝APP的用戶發送預警信息(與“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類似)。但它更便民的一點是,與微信合作,利用微信端發布消息。這一平臺的另一大特點是,通過關注“CCSER兒童失蹤預警平臺”,家長們可以預先錄入相關信息(孩子和家長的),建立防丟檔案,一旦發生險情,平臺會立刻發布信息。等到孩子找回,它也能及時關閉預警信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騷擾。
4
你從來都不是孤獨的戰士,每一個失蹤孩子的家庭,都能獻出自己更多的力量,因為這世上,絕大多數人是支持你的。所以,除了在各式各樣的網絡平臺上尋人之外,在孩子失蹤時,家長不僅要做到及時報警,也可以嘗試下“十人四追法”。當孩子失蹤時,家長可以守在孩子失蹤地點處,聯系家人,號召十名親友,去往四個方向尋找孩子。
這十個人之中,安排四人在兩公里范圍內,一個方向至少一人,沿著大路緊急追尋;另外再安排四人,也在兩公里范圍內,去往附近主要的火車站、汽車站等場所尋人;剩余兩人,一個人到派出所靜候警方消息,一個人留在家中,說不定孩子能夠尋到回家的路,自己走回家。
不過“十人四追法”這個辦法也不是萬能的,還要視情況靈活運用。而且最有效最有利的措施,還是與警方合作,協助尋人。
可能每個失蹤孩子的家庭都曾經歷過堅持,失望,絕望,痛苦,失眠,走不出來的心理,從丟失孩子的那一刻起,每天的動力就是想盡一切方法去找到孩子,每天的希望就是望著門口等待孩子回歸,每天的念想除了孩子還是孩子。而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倚靠警方以及權威平臺的力量,發動群眾,找到消失的孩子們!
小編衷心的祝愿,世上再無消失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