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全球15歲及以上人群中,現有煙草使用者約13.37億人。世界衛生組織的全球煙草流行監測報告顯示,2007-2017年,全球15歲及以上人群吸煙率從22.5%降至19.2%。
全球范圍內,煙草每年使800多萬人失去生命,其中約有700萬人死于吸煙導致的疾病,120萬人死于二手煙暴露導致的疾病。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煙草生產國,世界上最大的煙草消費國,世界上最大的煙草受害國。中國目前吸煙人數超過3億,被動吸煙人數達7.4億。其中,15歲及以上人群吸煙率為26.6%,男性吸煙率高達50.5%。山東省2020年成人吸煙率為22.65%。
吸煙導致20%的中國男性死亡,在我國,每年因吸煙死亡人數2010年已達到100萬人,到2030年將達到每年200萬人。
雖然我國人群吸煙率呈現下降趨勢,但仍然維持在較高水平。電子煙的使用在我國呈現上升趨勢,特別是年輕人使用比例相對較高。中國女性吸煙率和15歲-24歲青少年吸煙率均呈現上升趨勢。
最新公布的這份報告給出了一系列“有充分科學證據”的最新研究結論:吸煙可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系統感染、肺結核、多種間質性肺疾病;吸煙可以導致肺癌、喉癌、膀胱癌、胃癌、宮頸癌、卵巢癌、胰腺癌、肝癌、食管癌、腎癌等癌癥發生,且吸煙量越大、年限越長,疾病的發生風險越高……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戒煙門診負責人梁立榮表示,青少年吸煙會對身體健康特別是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產生嚴重危害。青少年對尼古丁較敏感,一旦吸煙成癮,很難戒斷,務必高度防范青少年等重點人群接觸和使用煙草制品。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圍內的大流行,數百萬的吸煙人群表達了戒煙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