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青春期叛逆”,大概是很多父母內心的痛:孩子變得不聽話,無所謂,難溝通,愛做對……親子關系漸行漸遠,母女/子之間無話可說。
但相比“叛逆”,很多父母還有一層更深的擔憂,尤其像我這樣有女兒的老母親,唯恐自己從小疼到大的寶貝,被哪個壞小子“欺負”了。
有一個數據是:每年的暑假結束,大約9、10月份,都是少女懷孕的高峰期。她們都年齡大多在14-20歲之間。并且,她們中的大多數因為害怕被父母知道,選擇了隱瞞,直到紙包不住火,甚至不得不生下孩子……
這些女孩一定是品性壞的孩子嗎?當然不是。很多人都是在懵懵懂懂缺乏性知識的情況下,偷食人生果,釀下苦果。不僅是女孩,男孩同樣“危機四伏”。每年都有不少男孩被猥褻的新聞曝出,大到成年,小到幼兒園的小朋友。
一部分被傷害,還有一部分卻成為施害者。比如之前在網上引起熱議的“14歲男孩糟蹋10歲女孩,不成將其殺害”的新聞,更是暴露了性教育缺失的滔天后果!
不要覺得這些都是偶然事件,離我們很遠,在事情發生之前,誰都不會相信自己的孩子會發生不幸,但一旦發生,代價太大!作為父母,別的可以試錯,這一點,一定要防患于未然。
英國哲學家羅素說過:性教育應該在孩子并不激動的時期加以引導。
確切地說,性教育的黃金干預期在小學階段。先入為主地讓孩子建立正確的知識,事半功倍。
如何教會女兒自尊自愛,保護好自己?
如何教會兒子尊重女孩,不傷害自己也不傷害對方?
如何教會他們,正確應對青春期的生理及心理變化?
對于大多數父母來說:
- 一、不具備性相關知識,
- 二、出于某些文化因素,有時還是會被尷尬到,不知道如何把握“尺度”。
它會用一些孩子能接受、能理解,又委婉的方式,指導孩子解決青春期會遇到的生理、心理問題。
讓孩子從正確途徑獲取性知識,父母說不出口的尷尬,避免孩子私自從網上獲取不正確的信息。
青春期是個特殊的人生階段,因為身體的變化,孩子的心理和行為也會受到很大影響,很多時候表現出來的是“叛逆”,恰恰是他們無法處理好青春期帶來的煩惱。
對于我們父母對于青春期身體的變化現象不避諱,不夸張,輕松看待才是正確的態度。
比如:女孩如何應對痛經?
女孩在初潮過后,每次月經期間,盡量穿蓋到肚臍的短褲、圍上腹帶、或者喝些溫暖的姜茶,讓骨盆的血液循環。洗個熱水澡也是很好的選擇。
在來月經前的一個星期左右,可以稍微做些運動,或者保持身體溫暖。這是婦科醫生的建議哦。
對于父母來說,與其到時候追著問:為什么孩子這么叛逆,為什么孩子不愿意和我分享?
不如從現在開始,為孩子將來的煩惱做好提前的解決預案。避免孩子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中,為這些事分心、被耽誤,專心學習。
父母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比如:如何守護自己的身體,防止性侵犯等等。
不要讓別人看或者摸我們的隱私部位,如果有人試圖強行看或者摸我們的隱私部位,一定要強硬拒絕!
如果是年齡階段小的女孩,媽媽們可以讓孩子記住,只要是泳衣遮住的部分,都不能讓別人碰,或者和孩子一起去游泳的時候,媽媽就可以直接跟孩子說,這樣的方式,孩子更容易記住。
比如:男孩進入青春期后,身體會發生哪些變化?
男孩進入青春期后,體內調節系統就會增加。我們的胡須、腋毛、腿毛就會變濃密。
大家如果刮胡子,一定要注意方法哦!爸爸就可以給男孩示范。有的人還會長出胸毛,之后,我們的身體也會比之前更結實,逐漸長出肌肉,某個隱蔽也會變得更大。
這些性知識都是青春期孩子一定知道,且需正確看待的。掌握這些,不僅難讓孩子更好地度過青春期。掌握這些,不僅能讓孩子更好地度過青春期,也能讓三觀還處于塑造中的孩子少“長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