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草”、“媽的”、“我靠”!
當(dāng)聽到一個剛滿1歲8個月的小屁孩,句子都還說不大順暢,卻突然冒出一嘴臟話時,你會有什么感受?
反正程云第一次聽到兒子臟話說不停時,仿佛被雷劈了一樣,整個人說不出話來。怎么自己只是周末出了個小差,僅僅2天時間,自家乖巧的兒子就變成這副模樣了呢?
婆婆一臉愧疚:“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浩浩突然就說起臟話來了。”
婆婆是位退休教師,輕言細語脾氣好得很,這些話她是肯定說不出口的。浩浩才1歲8個月,平時很少讓他接觸電腦電視手機之類的電子產(chǎn)品,那罪魁禍首只能是……
程云滿眼兇光地射向老公,老公馬上無辜地舉起雙手:“別看我,你知道的,我是斯文人,從來不說這些詞的!”
“不是你還能有誰?不承認是吧,我們馬上調(diào)監(jiān)控,看看究竟是誰帶壞了浩浩!”為了寶寶和老人的安全,程云夫妻特地在家里裝了監(jiān)控。
一查監(jiān)控,事情完全明白了。原來,周末浩浩父子倆玩枕頭大戰(zhàn),沒想到浩浩突然“犯規(guī)”,用頭狠狠地撞了爸爸的臉好幾下……于是,這位爸爸在劇痛之下,下意識地冒出了好幾句他從來不說的臟話——“握草,你犯規(guī)”、 “媽的,痛死我了”、“我靠,你還來”……真相大白。
老公討好地沖程云傻笑:“你看,我的眼框都給浩浩撞腫了。”
程云沒好氣地低哼一聲:“斯文敗類……”
為了讓兒子戒掉這些臟話,程云從一開始好好講道理,“我們不要說臟話哦,說臟話的小朋友不是乖寶寶”、“說臟話不文明,沒禮貌”、“你再說臟話隔壁的小哥哥小姐姐都不跟你一起玩了”,到后來大聲批評,甚至呵斥,完全不管用。
而且大人們反應(yīng)越強烈,越呵斥他別說臟話,浩浩反而說得越起勁,喋喋不休地瘋狂飆臟話!程云一家人是完全拿他沒輒了,更害怕浩浩從此變成滿嘴臟話的壞小孩。
這娃的叛逆期怎么來得那么早呢?!
其實,我們完全不用急著給孩子貼上“說臟話”、“不文明”、“壞孩子”之類的標簽。
孩子還不到2歲,根本不明白“握草”、“媽的”、“我靠”這些話是什么意思,當(dāng)然也沒有文明道德之類的概念。
他只是發(fā)現(xiàn),當(dāng)他說出這些詞語時,更容易得到大人的強烈回應(yīng),就覺得這些話特厲害、特好玩,于是就經(jīng)常說,甚至?xí)ξ卣f,越阻止他越有興趣說,以此來獲得更多的關(guān)注。
因此,當(dāng)寶寶突然說臟話時,家長們的第一反應(yīng)非常重要。與其對說臟話大驚小怪,我們還不如不把它當(dāng)回事,冷靜地面對這種行為,不要大驚小怪,不給予特別反應(yīng),他們說著說著自己都覺得沒勁,一段時間后自然就不說了。
如果有個別號稱“熊孩子”級別的,一而再、再而三,屢屢挑戰(zhàn)我們的底線,那就得讓他明白:說臟話是不受歡迎的行為。比如可以對他說:“你這樣說我很不開心,如果你再說,我就不跟你玩了。”讓孩子自己體會被冷落的后果,慢慢他就會明白臟話會讓他失去朋友,從而有所收斂,不再說臟話。
所以,當(dāng)還是幼童階段的孩子突然愛說臟話時,不必驚慌失措,與其反反復(fù)復(fù)地說理批評、甚至呵斥打罵,不如以平常心對待,冷處理,一段時間之后他就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