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發脾氣換成溝通
發脾氣就像對孩子丟垃圾,孩子不是你的垃圾桶,與其發怒,不如想著如何溝通。
若看到孩子作業沒寫、不洗澡、不整理房間,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
“你怎么還不做?”、“每次都要我提醒才行嗎?”
一上來就怒火中燒,忍不住吼他,孩子會因此變好嗎?不會,就算他臭著臉做完了,下次一樣隨便。
你可以改成:“你沒把這件事做好,我真的很難過,如果你能做好它,我會覺得很開心”
誠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責怪。
去引發孩子對你的同理心,讓情感進行流動。
以心換心,觸及他的心,而不是觸發他的抵觸情緒。
爸媽改善脾氣,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和另一半的關系也會改善。
學會疏導情緒
無論遇到什么事,產生了情緒,學會釋放自己的負面感受,而不是將它壓抑下來,再藉由其他事件發在家人身上。
誠實地面對自己的情緒,該聊聊時就找人聊聊。
很多時候只要一個擁有和支持,就能安慰一個發怒的人。
他只是需要有人理解他,站在他那邊。
等到怒火消了,心情自然會平緩許多。
父母心中無怒火,孩子脾氣就發不起來
孩子比我們年少,情緒控制不好,爸媽不是隨他起舞,而是要引導他克制。
吵架就像拔河比賽,只要你放手,對方就無法再堅持。
學會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才不會被孩子帶動,變成一天成天爭吵的家庭。
與其發脾氣,不如傳遞正能量
人說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與其和孩子比賽誰更強勢。
不如教會他如何疏導情緒,這是給孩子一生的禮物。
以后他無論在學校還是在職場,在愛情還是在婚姻中,都受用無窮。
要能教會孩子,自己就要先學會,大人的學習力更強,因體會更多。
我們自己先成長,孩子才能跟著進步。
不要讓大人的問題,成為孩子的陰影,處理好自己,才能當個好爸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