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與我一起乘車的同事每天都在車上向我倒苦水,講敘她兒子現在青春期叛逆,不讀書打游戲,與父母吵架等等,不經讓我想起,兒子青春期時的小故事。
記得那是兒子上初二的時候,脾氣變得爆燥,整個人就像一根爆仗似的,我一不小心說兩句,他就"砰"的一下點著了。正好那段時間電視里播放熱劇《青春期撞上更年期》,我覺得那電視劇里演的就是兒子與我相處的情景的真實寫照了。只不過我會避其鋒芒,兒子宇宙爆發(fā)的時候我不會與兒子杠,因為不想讓兒子受到傷害。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傍晚,兒子放學回家,時間太久已經不記得當時我跟他說了什么,只記得他一聽完就對我發(fā)火,大吼大叫,噼哩啪啦噼哩啪啦。我氣得三天沒跟他說話,母子冷戰(zhàn)。直到第四天,已經冷靜下來的我早早回家做好晚飯,都是兒子喜歡的菜,坐在餐桌前等兒子回家,準備跟他好好談談。兒子一回來,到房間放下書包,就站到我面前,愧疚地對我說,"媽,對不起,我不該對你發(fā)脾氣,讓您傷心。"我接受了兒子的道歉,然后母子愉快的吃飯。飯后,我故意跟兒子說,"我今天聽同事說這段時間有個電視熱播劇很好看,我準備搜來看看,兒子,你知道那個電視劇的名字嗎。""我知道,叫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媽,我?guī)湍闼选#?/p>
"電視有這樣的名字嗎?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兒子,你是不是想說你是青春期,媽媽是更年期吧?"
"媽,真的是這個名字。不過您這一說好像,嘿嘿,好像這個名字正好對應您和我。"兒子哈哈笑著說。
"媽,我現在青春期,有時脾氣燥,忍不住,您少在我面前,叨叨。"
"你青春期,我還更年期了,容易上火,你就不知道讓著點媽媽。"
"媽,以后我心情不好的時候,您不要對我叨叨,這樣我就不會跟您發(fā)脾氣了。"兒子想了想又說。
"媽媽,有這么老嗎?就到了更年期。"我故意板著臉問。
"媽不老,我媽正年輕著。"兒子嘻笑著哄我說。
"行,以后你心情不好,就跟媽說,`媽,我今天心情不好,別煩我。'這樣,媽媽就知道了。"
"不過,兒子,心情不好時,你可以選用正確的方式調節(jié),你不是喜歡吃好吃的嗎?你說吃好吃的東西,可以讓心情變好。你心情不好時就吃好吃的。想發(fā)脾氣時,采用適當的方式,盡量讓自己冷靜,比如做深呼吸。以后有空,媽媽就帶你出去吃好吃的,這樣你心情好就不會想發(fā)脾氣了。"
自這次與兒子談天后,我與兒子之間相處融洽,沒有再發(fā)生爆仗點著的場景了。周末或節(jié)假日,母子倆會走街串巷,尋找本地的各種小吃。
今天,將這個小故事分享出來,希望能夠對面臨孩子青春期困擾的家長們有所啟發(fā)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