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小區里碰到一個好朋友,她和我吐槽了半天她兒子撒謊的事。比如,在一家人吃飯時,她想讓孩子多吃點,孩子總說自己肚子疼吃不下;帶孩子去上課,孩子總說自己不舒服,一會兒腿疼一會兒牙疼;帶孩子去睡覺,孩子又特別想玩,這時就會說自己頭疼……
每次看到她兒子故意說謊的樣子,她都又好氣又好笑。其實不光她家兒子會這樣,還有很多孩子也會撒謊,一遇到事兒就開始各種撒謊,這是為什么呢?這么小的孩子,怎么就學會撒謊了呢?
1.為了逃避某件事情而說謊
比如上面案例中,孩子就是不想吃飯才說自己肚子疼,不想睡覺才說自己頭疼,所以家長要解決的不是孩子說謊的問題,而是解決孩子為什么不愛吃飯、不愛睡覺,是白天睡太多了還是吃零食吃太多了?家長一定要弄清楚孩子拒絕做這件事的理由,不要一味強制孩子,這只會加重孩子的反叛意識。
2.認知水平有限導致的說謊
對于三歲以下的孩子,他們的語言理解能力有限,很多時候并不清楚父母說話的意圖,不能用正常的語言回復父母,這時容易產生誤差,讓父母誤以為孩子在說謊。比如你問孩子你尿尿不,他可能正玩得開心呢,立馬會回復“不尿”,然后沒一會兒就尿了。再比如你問他“你喜歡爸爸丑還是美?”其實年幼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丑,什么是美,這時他可能會隨便說一個字,這就是因認知水平有限導致的“說謊”。
3.為了逃避懲罰而說謊
我小時候我媽經常會警告我“你今天必須寫完作業才能玩,不然就不準吃飯”,然后到了飯點,看到香噴噴的飯菜,我媽再問我,我就會說寫完了,吃完飯再偷偷補作業。小時候我還偷偷跑去池塘玩,全身濕淋淋回家,我媽問我原因,我就說不小心被一盆水潑了,因為如果我說實話,一定會被她胖揍一頓。所以,很多時候孩子說謊,是因為父母經常嚇唬他們,所以為了他們害怕了,認為只要撒謊就可以不用接受這種懲罰。
4.為了得到好處而說謊
這種說謊我們經常也會遇到,比如家長告訴你考90分就可以得到一個玩具,那你有可能偷偷改分數;把自己的衣服洗好了就可以得到一個糖果,這時孩子就可能會把衣服塞進衣柜里,然后告訴媽媽洗完了。孩子的謊話總是很容易被拆穿,但他們還是經常為得到表揚、禮物而選擇撒謊。
5. 父母的錯誤引導
孩子說謊很多時候也會受父母的影響,比如我們在小時候經常會覺得,為什么大人都愛說反話啊?還有的父母愛藏私房錢,有的爸爸為了避免爭吵,經常會糊弄媽媽等等,這些也會導致孩子愛說謊,他們會覺得爸爸媽媽都這樣,所以說謊時正常的。所以父母的言行一致,告訴孩子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無論是出于什么原因,說謊都是不對的,就算是善意的謊言也不可以,這樣才能培養出品行端正的孩子。
如果孩子撒謊,父母該怎么治理?在教育孩子說謊時,父母可試試以下這些方法。
1.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當孩子說謊是為了逃避某件事時,父母應多問問孩子的真實想法,并用尊重、友好的態度來對待孩子。比如“你為什么不想吃飯,你告訴媽媽好不好?”“如果你真的不想吃,你可以不吃的。”“你不是真的肚子疼是嗎?你只是不想吃飯了。”“如果你說實話,媽媽不會逼你的。”當孩子真的說了實話后,父母應少生氣,多想想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如果孩子說實話也可以避免這件事的發生,孩子自然會說實話。
2.鼓勵孩子說實話并給予獎勵
如果孩子說了實話,就可以獲得獎勵,這是不是更有利于培養孩子說實話呢?比如孩子把花盆摔了,如果說了實話,父母可不可以不打罵,反而夸孩子是個誠實的好孩子,那以后孩子再犯事了,是不是就會說實話了?
3.多安慰,少嚇唬
這主要是針對經常恐嚇孩子而導致孩子說謊的情況。如果孩子說謊是為了逃避懲罰,家長應反省一下自身問題,是不是對孩子太嚴厲了,如果孩子說了實話,能不能避免打罵,而選擇說服教育以及正面引導。比如孩子去池塘玩,回來了說了實話,父母不要動不動就打一頓,而是仔細分析利弊,看一些溺水視頻,讓孩子清楚自己行為的危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