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哪個人喜歡撒謊的孩子。
小時候我們學習課文《放羊的孩子》,故事告訴我們,要做個誠實的孩子,撒謊的孩子要承擔相應的后果。
現實生活中,撒謊這個壞毛病總是讓家長們很頭疼,也經常會有粉絲問我:小孩子總是撒謊,打他罵他都不管用,為什么呢?
你要知道孩子為什么會撒謊
有些時候孩子并不是撒謊,而是分不清現實和夢境,分不清真實和虛假。
我家小朋友上幼兒園了,每天早上都在家里拉臭臭。有一次他早上沒拉臭,我擔心他到幼兒園不敢拉臭臭,就反復叮囑他:如果在幼兒園想要拉臭臭,你一定要告訴老師,不要害怕,老師不會笑話你的,老師會讓你去小馬桶拉臭臭的。
到了下午,我接他回家,路上我就問他在學校有沒有拉臭。
小朋友跟我說:拉臭臭了,老師給擦屁屁!
那天晚上吃過晚飯,他說:我要拉臭!
我很納悶:不是在學校拉過了嗎?怎么又要拉臭?于是我在微信上了問了老師,結果老師說:你家孩子在學校沒有拉臭。
奧,這是學會撒謊了?其實不是的,這是因為早上我反復叮囑他,他心里很緊張,因為畢竟沒有在學校拉過臭臭,他就會想象這個場景,如果在學校拉臭臭了,老師給自己擦屁屁。
三歲的孩子,他分不清現實、想象和夢境。
就像我們大人,面對一件未知的事物也會緊張害怕,也會反復想象這個場景。
所以孩子撒謊并一定都是惡意撒謊,所以你再打罵都沒用,關鍵是以下三點!
1、了解背后的原因
孩子撒謊了,先別生氣,把內心的怒火壓住,總要給孩子一個解釋的機會吧。試著去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為什么說謊話。
上面我已經說過了,三四歲的孩子撒謊,其實不一定是說謊,而是他分不清現實和夢境。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學著引導孩子,讓孩子逐步去分清楚現實生活和想象的場景。
還有一種撒謊,是孩子故意在撒謊,但并不是說孩子是壞孩子,而是因為孩子害怕懲罰,害怕父母的打罵。
我們總覺打孩子一頓沒什么,哪個孩子不挨打呢?可在孩子眼里,我們打罵罵他,他是沒有反抗的能力的。他不會自己賺錢養活自己,他也不敢離家出走,又不想受到皮肉之苦,怎么辦呢?先騙過去再說吧!
就算孩子是故意撒謊,其實也是大人的行為導致的。
2、尊重理解孩子
當我們了解孩子撒謊的原因,第二步我們就要學著去尊重孩子,真正地理解孩子。
很多時候我們對孩子總是一副命令的口吻,在孩子面前總有優越感。但是我們忽略了一點: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
孩子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堅強、懂事,當我們開始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把孩子當成是大人來對待,你會發現:孩子更愿意配合我們。
如果我們理解和尊重孩子,就能大大減少孩子撒謊的概率。因為孩子會知道:父母愿意聽我的想法,愿意跟我交流。
那孩子就完全不必再通過撒謊來遮掩自己的真實想法和目的了。
3、陪孩子承擔后果
孩子故意撒謊多半是害怕受到責罰,所以如果我們能心平氣和面對孩子的錯誤,并陪孩子去承擔后果,你會發現孩子下次就不會再撒謊了。
周末,孩子在小區玩耍,用橙子丟到鄰居家的汽車上,把汽車弄得很臟。
你發現了,可孩子不想承認是自己做的,他害怕被你打罵。
你可以轉變態度:我知道你現在內心也很后悔,不知道怎么辦,我們來換個角色,如果你的車子被人弄臟了,你希望別人怎么做呢?
孩子就會順著你的思路走:我希望他給我道歉,還希望他能把車子給擦干凈。
好極了,這個時候,你就可以陪著孩子這么做了。帶孩子去敲開鄰居家的門,讓孩子誠懇地道歉,然后讓孩子承諾一定會清理干凈汽車。
鄰居看到孩子犯了錯誤勇于承認,還會夸獎孩子:勇敢、有擔當。
這個時候孩子就會明白,犯錯不可怕,也不需要逃避,只要敢于承擔,敢于面對,就是好孩子。當孩子學會了承擔,當孩子變得勇敢了,就不需要通過撒謊來掩蓋自己的錯誤了。
孩子身上出現問題,家長不要一味責怪孩子,而是要關注問題本身,為什么會出現?怎樣幫孩子糾正?這樣孩子才能越來越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