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年級的孩子不聽話,出問題了,怎么面對和解決呢?今天筆者就講一個快速見效用技術(shù)性壓制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實際上有很多的心理學、教育學的技術(shù)和方法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例如:用討價還價式的協(xié)議制度。孩子不是想玩手機嗎?孩子不是有很多東西不滿意嗎?當這個時候,家長就把孩子當做一個成年人跟他一起談,把孩子當作甲方,你是乙方,你倆坐著談,比如跟孩子說,“你想干什么?你想玩多少時間手機?還是想看多長時間電視。”可以你提出你的條件,然后同時家長也提出相應的條件。就像甲方、乙方為了一個項目奮力競爭,然后最后定下來一個像合同一樣的約定。只不過這是咱們是家庭制度,有甲方權(quán)益,乙方權(quán)益,甲方義務,乙方義務,甲方責任,乙方責任,然后就按這個執(zhí)行就行了。
也許有人問為什么叫討價還價式的協(xié)議制度,我們家不可以直接做一個家訓嗎?客觀的講你們家要有家訓早就有了,不會因為孩子有問題才有,所以你們家如果真有家訓這孩子也不會這個樣子。你不要等出問題了,然后才開始談我們做一個家規(guī)家訓吧,那不合理,那不是你們家的家規(guī)家訓,只是你找到了一個對你更有利的一種方法,霸王條款罷了,你就不是真正的甲方乙方,通過討價還價最后定下來的規(guī)章制度,而是你以家風家訓為名義罷了。就好比是你是央企,你是老大你說了算,那孩子還是被家長給壓制的,所以情緒還會繼續(xù)累積到青春期,可能這個反差和爆發(fā)會變得更嚴重,因此,用討價還價式的方法尤其要真正操作,家長要知道孩子一定會跟你討價還價的,東西要不講價就是不誠心買,如果東西在你心里有價值,你一定會研究它的,所以討價還價式的協(xié)議制度是可以解決當下問題的。
再有,家長要是很硬氣的話,也可以做一個叫硬性原則建立,這個階段家長的這個權(quán)威還是有用的,孩子心理上的能量沒有成長的那么強,所以家長強制性的說“我們家就要建立這樣的一個原則,不能突破底線的原則”,“誰都是啊,一定要記住”。制定后的規(guī)章制度也好你們家的底線原則也好一定是所有人都要遵守的,就跟法律一樣都必須遵守。不能因為你是爸爸,你有一天喝多了你就不遵守,那就該受懲罰,一定要接受。所以說家長硬性的單方面以霸王條款式的而建立一個原則也是可以的,這個時候孩子心理能量沒有足,你要硬性建立也就建立起來了,但是必須所有人都得堅持。
這種討價還價式的協(xié)議制度,如果家長跟孩子溝通還行的話這是比較好的,如果你的孩子根本都溝通不了,那就是家長一直沒有細膩的去陪孩子成長,或者是做過這種心理或者教育類的工作,沒法跟孩子更好的溝通。孩子一跟你談條件玩玩兩小時的游戲,你就瘋了,就開始拍桌子罵人了,“還制定什么規(guī)章制度啊,都不管了”。假如家長是這種情況根本就做不了,那么家長可以用硬性的原則建立這也是可以的,但是以上的方法都是屬于治標的,雖然可能快速見效。今天把協(xié)議原則定下來,明天在家就可以去執(zhí)行一周,效果來的很快,但是它只是通過技術(shù)壓制了這個問題并沒有徹底解決問題,所以我管它叫治標的方式。下一篇筆者會進一步談一談治本方法,敬請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