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現實中,很多孩子都不敢說不,面對父母,孩子只能服從,也許這樣看似是一個聽話的好孩子,但其實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傷害。
01 很多父母總是要求孩子聽話
你會要求孩子做一個聽話的孩子嗎?你希望孩子變得聽話一些嗎?
前幾天在一個媽媽群里,看到一位媽媽的吐槽。
她說,自己的女兒一點都不聽話,令自己煩躁不已。
原來,她讓孩子學習認字,可是孩子卻總是不好好學,一會要喝水,一會要玩玩具,一會就跑開了,看著孩子這樣自己生氣極了。
一開始忍住脾氣,對孩子說:要好好認字,要好好學習,學習很重要,它能決定你的一生。
可是孩子卻沒有任何反應,依然我行我素,依然不好好學習。
看著這樣不聽話的孩子,自己實在是不知道該怎么辦?
不知道你家是不是也有個同款不聽話的孩子呢?
你告訴孩子要早點睡覺,可是孩子卻沒有反應,依然在玩游戲,你告訴孩子吃糖不好,可是孩子依然喜歡。
你對孩子說,不能買什么玩具,要買什么玩具,可是孩子卻不在乎。
面對這樣不聽話的孩子,相信很多父母頭疼不已,看著孩子不聽話的模樣,打也不是,罵也不是,好好說更不管用。
不禁疑惑,為何很多父母都喜歡孩子聽話呢?
02 我們總以為孩子聽話,是一件好事
兒童心理學中曾有這樣的一個觀點:父母總想用聽話來控制孩子。
也就是說,很多父母希望孩子聽話,并不是真的對孩子好,只是父母的控制欲而已。
其實我們希望孩子聽話,是因為怕孩子脫離自己的掌控,怕孩子不受我們的控制,更怕孩子長大后,我們完全管不住。
于是我們想讓孩子從小就做一個聽話的孩子,也就是從小就不脫離我們的掌控,這樣孩子即便長大了,自我意識很強了,也不至于讓我們沒辦法去管教。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總以為孩子聽話是一件好事,孩子聽話可以降低我們教育孩子的難度,也能夠降低我們管理的難度。
03 但其實,太過于聽話的孩子,未來不幸福
可即便是如此,我們也要明白一個道理,就是太多聽話,其實對孩子來說不是一件好事。
因為一個孩子太過于聽話,就會壓制自己內心的想法,這對孩子的未來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
兒童心理學家曾說:一個小時候太過于聽話的孩子,最終會出現兩種情況。
第一種,就是在小時候過于聽話,而慢慢會壓制住自己的想法,慢慢時間久了,他們就會覺得自己的想法不重要,于是不管出現任何事,他們都不愿再去想,而是配合父母。
第二種,就是小時候,孩子很聽話,可是長大后,孩子就會變得很叛逆,因為小時候多年的壓抑,讓他們對父母有很多的意見,也有很多的不滿,可是太小了,他們沒有辦法,一旦長大一點,他們就會反抗父母,和父母作對。
但其實,不管是哪一種,對孩子來說都是不幸的,第一種在成年后,容易變為一個沒有主見的人,不敢做主,也不會做主,面對一件事,沒有自己獨立的判斷能力。
第二種,長大后,總喜歡反駁他人,總覺得他人和自己意見不同,是因為別人想控制自己,于是很容易和他人起沖突。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總以為孩子聽話是好事,但其實,孩子太過于聽話,未來將會一事無成。
04 真正愛孩子,就要允許孩子不聽話
所以,倘若真的愛孩子,就要允許孩子不聽話,要允許孩子有不同的想法和意見。
也就是當孩子有自己想法的時候,我們不要急著去責罵,或者是反駁,而是去想想孩子的想法是否可行。
一旦可行,就要多去采納孩子的意見,這樣孩子才會有自己的想法,未來也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倘若一個孩子從小都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一味地聽父母的,那么孩子長大后,只會成為父母想要的那樣,而并不是孩子自己。
試想,倘若一個孩子做不了自己,而是做父母口中的人,這樣的人生,是不是很可憐呢?
所以愛孩子,就不要控制孩子,也不要過度要求孩子,而是允許孩子做自己,允許孩子不聽話,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