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跟閨蜜一起去逛街時,看到這樣的場景:大街上一個孩子耍賴哭哭啼啼坐在地上,媽媽非常生氣對著孩子大吼:“不起來,我不要你了”。然后丟下孩子自顧自往前走,孩子看媽媽走遠了,趕緊擦擦眼淚跑過去追媽媽,牽媽媽手。這樣的場景,令人唏噓,但也是我們非常熟悉的:當我們對著孩子大發脾氣,惹得孩子大哭時,他還是小手伸著,求抱抱。而受到我們的打罵,孩子依然想要我們抱抱,跟以下兩個原因有關系:
擔心失去媽媽的愛,如果媽媽抱自己了證明在媽媽心目中的地位沒有變
不管是大人用什么樣的方式對待孩子,爸媽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可是無人可以取代的,更何況孩子完全依賴父母而成長,對于父母愛的訴求是非常強烈的。所以,即使是父母打罵了他,讓他在意的不是自己的疼痛,而是父母對待自己的愛有沒有改變,所以即使是大哭,還是張開手臂求抱抱,如果父母把自己抱在懷里,證明在父母的心中還是很重要的,自己才會心安。
跟閨蜜聊天時,她也跟我分享了相同的情況:女兒是她自己帶的多,特別是晚上,都是她帶女兒讀書,給女兒講故事,哄女兒睡覺。有的時候因為女兒不聽話,她氣急了也會朝著孩子大吼或者是打孩子幾巴掌,但是女兒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還是想讓抱抱。可能真是因為媽媽在孩子心目中的重要性,所以才會通過抱抱的方式來求證自己在媽媽心目中的位置,想想也是挺心酸的。
知道惹媽媽生氣了,希望用“抱抱”的方式讓媽媽原諒自己
同時,對于稍大一點的寶寶來說,如果是因為犯錯誤惹媽媽生氣而打他或者是吼了他,多是因為察覺到媽媽生氣了,希望用“抱抱”的方式來讓媽媽原諒自己,達到跟媽媽的和解。
閨蜜跟女兒聊天時,問女兒這樣的問題:我打你的時候,你是想著“媽媽太壞了,我不喜歡你了”還是“我不乖了,惹媽媽生氣才打我的,下次一定改”,而女兒每次都是說后者,還抱著媽媽親了親。對于有些調皮的孩子來說,知道媽媽的軟肋在哪里,所以就想到求抱抱的方法求得媽媽的原諒。
歸根結底,孩子之所以受到打罵時,即使是哭著還不忘抱大人的大腿,根本原因在于我們越吼他,他內心就越害怕,想要緊緊抱住我們,不想被我們拋棄。知道了孩子的內心世界,也為孩子的小心思感到揪心,下次還是對他們態度好一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