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管教孩子,我的臉被抓破了”
近日一名媽媽分享了自己在管教孩子孩子的過程中,被抓破臉的遭遇。
孩子母親說,當時他們在圖書館,孩子拿著玩具和書在地上玩,媽媽告訴孩子一次只能玩一樣,并請孩子把書撿起來放到桌子上。
孩子不愿意,并跑開了。
媽媽再次告訴孩子,如果不撿起來,他們就只有離開圖書館。
孩子還是說不。
媽媽便抱起孩子,回到車上,打算把他放到兒童安全座椅中,
但是孩子還處在情緒中,亂吼亂叫中將媽媽的臉給抓傷了。
視頻的最后媽媽說:現在我坐在車里,不知道該怎么辦,說真的,養育小孩,真的是糟透了!
這個視頻下面現在有五萬多條評論,但是大部分網友一邊倒地留言說:“這孩子太過分了?你應該讓一耳刮子打過去!”
一、我們為什么會認為暴力才能解決孩子哭鬧的問題
我們這一代大部分是在老一輩:“孩子不打不成器”的言論中長大,在我們的意識里,孩子不聽話,拿出家長的權威,打就是了。
中午吃飯的時候還和同事聊起,小時候挨打的事情。
“我媽媽追著我打,跑了幾根田坎還是沒有躲過。”
“我不敢跑,如果跑了,會遭到更厲害的毒打。”
確實小時候挨打的畫面總是記憶猶新,每一個孩子都討厭那樣的父母,
在父母的影響下,突然有個時間你會發現:
我們曾經厭惡父母教育我們的方式,如今卻長成自己當初不喜歡的樣子,用父母當初對待自己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子女。
二、孩子不聽話該怎么辦
小孩不聽話本身就很正常,孩子只是遵從了自己的內心,就好比當有人違背了你的意愿你也會不高興,只是我們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有人說孩子哭鬧時可以給他講道理,但是經歷過的人才知道,說破嘴皮一百遍他也聽不進去,不能在孩子身上做改變,那么就只有改變自己。
1.提高自己抗拒絕的能力
孩子不聽你的話,可以理解為孩子拒絕了你的要求。想一想當其他人拒絕了你時,你是什么反應,可能你的心情會失落一段時間,但是你絕對不會對他大打出手。
小孩子也是人,他也有拒絕的權利,當你把他看成和你對等的地位時,就能減輕你的怒火。
比如故事中的媽媽,在要求孩子把書撿起來的時候,遭到孩子的拒絕時,心平氣和的自己把書撿起來,就能很好的避免后續的事情發生了。
2.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和人相處總是會遇到很多問題,尤其是心智還未發展成熟的小孩子,所以有人說:教育小孩 一日速老10歲。
和孩子之間發生問題時,不是要爭個誰輸誰贏,有問題解決就行了,
你要明白孩子拒絕我們,并不是想要為難我們,
很多時候,是他們的某個要求沒有達到,想以此來表達心中的不滿,這個時候你只需要抱抱他,問一下他需要什么。
故事中的媽媽,在孩子沒有按照他的要求做事時,應該問問孩子為什么不愿意或者怎樣才愿意將書撿起來。
3.學會從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
都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當一件事情孩子不愿意做的時候,你想一想為什么你也不愿意做呢?
可能你會說,這么簡單的事情,孩子能做,本來也是他弄成這個樣子的。
媽媽在讓孩子把書撿起來放到桌子上時,孩子正玩得起勁,
突然被打斷,控制不了情緒,和大人反應過來。
如果你站在孩子的角度上來看問題,問題就變得簡單了。
結語:
孩子的情緒控制能力,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改變的,作為家長,我們要有耐心。
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學會表達出自己的訴求,不要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是發脾氣,哭鬧,
我們也要把孩子當成朋友,不要總是命令他們,想控制他們。
當你覺得真的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了,想一想,孩子乖巧時賴在你懷里的情景,你還下得去手嗎?
歡迎大家評論說說你小時候挨過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