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的女兒歡歡,做事情很慢,總是拖拖拉拉。吃飯時,盯著電視機能吃半天;上個衛生間得抱一本書,一蹲就是半個小時多。
表妹剛開始會耐心地哄,一會兒功夫,就憋不住地吼起來。可是,歡歡磨蹭的壞習慣,沒有改正,反而越來越嚴重了。
著急之下,表妹求助歡歡的老師。老師告訴她,其實孩子的磨蹭,都是家長慣出來的。真的是這樣嗎?
小心這樣慣孩子,慣出磨蹭來
家長們對孩子都寵愛,生怕孩子磕著、碰著。什么事情都親力親為,不讓孩子參與。孩子小,做事情慢也在情理中。不少媽媽性子急,等不及就自己動手幫忙做完。
家長們也認為孩子小,磨蹭是正常不過的,等孩子長大了,自然就不會。就因為這樣,才助長了孩子磨磨蹭蹭的心理。
所以,孩子出現了磨蹭,別再一味地責怪,得學著反思。
歡歡的老師給了表妹建議:孩子磨蹭,要先學會接納,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加以表揚。
表妹再看到歡歡作業又拖到很晚,就沒再發火。發現歡歡字寫得很工整,還表揚她做事認真,提醒她如果做得快一些就好了。沒想到,歡歡漸漸變得不磨蹭了。
面對孩子的磨蹭,家長該怎么做呢?
接納孩子的磨蹭,引導孩子慢慢改掉
孩子在幼兒時期,身體發育還不完全,手腳也沒大人靈活,做事比較慢是可以理解的。
家長不要認為孩子是故意磨蹭的,不問青紅皂白就批評孩子,是不可取的。
當然,如果長大些了,還是磨磨蹭蹭的,家長就要重視起來。即便孩子真的磨蹭,家長也應當先學著接納。只有接受了,才能心平氣和,引導孩子去改正。
家長學著放手,讓孩子多動手
孩子總要長大,離開父母獨自生活。如果家長包辦過多,孩子怎么獨自面對?
常聽到媽媽們抱怨,孩子吃飯慢吞吞,穿衣服也磨磨唧唧半天,沒有哪件事能爽快地干完。
出現這樣的狀況,還是得從家長身上找原因。看到孩子吃得慢,家長就開始喂;看到孩子半天穿不好衣服,也沒有耐心等待,自己三下五除二幫著穿。孩子啥時候才有機會改正呢?
因此,家長要多反思自己,放手給孩子干,才有機會去嘗試,去改正。
家長少催促,多表揚
女兒原來也挺磨蹭的,眼看著都要上課了,她還不急不忙的。我總會控制不住脾氣地吼她,一遍又一遍地催“快點”。可是,女兒還是事不關己的態度。
知道催促無效后,我反倒變得淡定,坐著等她收拾好再出門。自從不催不促后,她反而越來越快了。實際上,不斷地催,孩子變得緊張,只會越來越慢。
由此,我也有了經驗。在孩子磨蹭時,家長不妨給她一個肯定的眼神,用積極的語言去鼓勵她,表揚她,她會更有動力。
比如:原本孩子要十分鐘完成的口算題,你給她12分鐘。做完了,你夸她竟然這么快就算好了。孩子心里有成就感,以后就會不那么磨蹭。反復幾次,你會發現孩子做事迅速多了。
寫在后面:
磨蹭的孩子不少,關鍵在于家長如何看待和引導。千萬別一味地指責,得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多給孩子動手的機會,讓她去磨練。
當磨蹭出現時,少一點批評,多一點賞識,從慢性子中找到她的優點,表揚她,鼓勵她。
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沒有改不掉的壞習慣,也沒有壞孩子。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磨蹭嗎?你有什么改變的辦法嗎?